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中資銀行成外資行“提款機”?

楊汛

2013年09月09日08:40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資銀行成外資行“提款機”?

  外資行在賺了個盆滿缽滿之后全身而退,是否意味著中資行已成為其套利的“提款機”?

  這樣豐厚的收益,難道意味著中資行在引進投資者時將股份“賤賣”?

  境外戰略投資者紛紛沽清其中資銀行股份,是出於對中國經濟的不看好嗎?

  種種疑問,連日來甚囂塵上。

  事件的起因,是美國銀行(以下簡稱美銀)日前以每股約5.7港元的價格,拋售其所持有的全部20億股建行H股,涉資114億港元。對此,銀行業專家認為,當年我國國有銀行改制時並非純粹為了錢而引入戰略投資者,也是為了提高國有銀行公司治理水平。而此次拋售也是資本市場的正常合規行為。

  美國銀行8年淨賺160億美元

  今年8月底,美國銀行持有的最后一批建行H股解禁。這也拉開了美銀“揮別”建行的大幕。

  9月3日,美國銀行宣布,將以每股5.63港元至5.81港元的價格,拋售建行H股約20億股股份。緊隨其后的9月4日H股早盤,建行以5.7港元價格成交20億股,涉資114億港元。至此,美國銀行不再持有建行股份,雙方8年的合作宣告結束。受此影響,中資銀行H股幾乎全線下跌。

  美國銀行“結緣”建行始於2005年6月,即建行在香港上市前夕。當時,美國銀行30億美元購入建行股份,持股比例最高達19.14%。此后,美國銀行四度大規模增持,總計投入近120億美元。

  但自2009年以來,美國銀行已四度減持建行股份,套現近2000億港元,加上此次拋售套現的114億港元,總計套現近2200億港元,約合280億美元。若不算每年的派息分紅,美銀投資建行8年所獲收益超過160億美元。

  8年時間裡,以120億美元的總投資,撬得280億美元的套現總額。如此買賣,收益不可謂不豐厚。而實際上,境外戰略投資者作別中資銀行的例子,並非建行一家。

  減持並不是對建行前景擔憂

  今年5月,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投資銀行高盛清空其持有的工行股份。相比2006年,高盛在工行IPO(首次公開募股)時斥資25.8億美元購買工行股權的投資,翻了近4倍,累計獲利72.8億美元。

  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時承諾,到2006年開放銀行業的市場,中資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於是成為中外資銀行合作的一種重要形式。中行、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銀行(行情,問診)都先后引進了國際戰略伙伴,包括高盛、淡馬錫、蘇格蘭皇家銀行、匯豐銀行、美國銀行等。

  但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資銀行股似乎淪為外資行的“提款機”。每逢外資行需要資金,總是優先選擇套現獲利豐厚的中資銀行股股權。美國銀行是最后一家完全出售中國大型銀行股權的美國大銀行,這也宣告過去10年華爾街大銀行爭相入主中國大型銀行的時代成為過去。

  外資行為何紛紛“獲利出逃”? 對於美銀清空建行股份,建行新聞發言人的解釋是,近日建行和美國銀行進行了溝通,美國銀行表示,因監管方面對資本的要求更加嚴厲,美國銀行不得不減持建行股份,以補充自身資本。美國銀行強調,減持不是出於對建行發展前景的擔憂。

  引入投資者並非純粹為了錢

  “天上的餡餅怎麼總砸外人頭上?”“為何咱們自己的銀行發展了,值錢了,最后好處總是別人的?”……針對美銀拋售建行,業內出現了這樣的聲音。

  “有件事可能很多人都不太記得了,建行當年在港上市,最先找的投資者並不是美國銀行,而是花旗銀行。但是花旗銀行認為風險很大,不願意投資。”對於“天上掉餡餅”的說法,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並不認同。

  確實,當年在戰略投資者的引入中,建行認真談判的第一家正是花旗集團。其經驗、財力、雄心自不在話下,但它在建行的一元錢淨資產到底值不值一元的判斷上卻踟躇不前,最終被美銀捷足先登。

  趙錫軍認為,不能拿現在的獲利結論,判斷10年前外資行就已經知道中國銀行(行情,問診)業是“提款機”。“這種說法不符合投資學的基本原理,也不客觀、科學。”趙錫軍回憶說,中國銀行業在股改之前表現並不好,1999年國際金融業對中國銀行業給出的整體評價是“資不抵債,進入技術型破產”。

  “在這種背景下,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外國投資者都非常積極。中國銀行業為了把自己的股票賣出去頗費周折,找了很多投資者都不願意來。”趙錫軍表示,隨著近期美國經濟相對好轉,信貸需求增加,美國銀行需要資本去彌補。“從這個角度講,買進賣出是正常的。”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則認為,當年引入外國戰略投資者並非純粹為了錢,也確實提高了我國國有銀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在國有銀行上市時起到了助推作用。但現在回頭看引資之路,仍有需反思的地方。如果當時把各行上市時間間隔適當拉長的話,將會使中行、工行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時賣出更高的價錢,或許之后的質疑之聲也會更少一些。

  專家觀點

  練好內功服務轉型期經濟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外資銀行“缺錢”僅僅是其套現的原因之一。中資銀行業暴利時代走到盡頭以及中國經濟出現了下滑趨勢,國際資本市場看空聲不斷,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評級機構標普給出的觀點更加直接:未來2至3年,基礎建設與地方平台出現的大量壞賬將給中國銀行業帶來極大壓力,個別中小金融機構可能破產,個別區域可能出現風險集中暴露,並由此加速銀行機構的商業化整合。

  目前,中國經濟確實存在很多問題、矛盾。比如金融領域銀行不良資產反彈、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過重、對於經濟下滑帶來的擔憂等。“但是市場首先需要弄清楚一點,對於未來是否有自信?如果自己對自己都沒有信心,還希望外資不擔憂,這是不對的。”趙錫軍表示,我國銀行業接下來要找到跟國際一流大銀行在哪些方面有差距,然后縮小差距、練好內功。

  “原來銀行更多是追求規模、增長速度等指標,未來的方向應該轉向以少的資本來獲得更高的效益這些質量、素質方面。”趙錫軍表示,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的升級換代、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銀行作為服務於經濟的服務行業,也要從規模擴張追求速度,轉向效益、服務質量和競爭能力,唯此才能服務轉型期和升級版的中國經濟。

(責編:曹華、楊波)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