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魏倩) 國務院10月28日發布《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深化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探索發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務組織和服務模式,建立適應創新鏈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三天之后,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趕在浦發銀行等舉辦的“尋找中國硅谷銀行”論壇上,較為罕見地花了20分鐘梳理了上海科技金融發展情況,並介紹了下一步上海市在支持科技金融發展的重點工作。
上海市在今年5月有了建設“四個中心”之外的新任務,即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這次論壇的20分鐘演講內容,似乎是對國務院這份意見和新任務的呼應。
屠光紹表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設是有機聯系。上海要成為科技創新中心,離不開金融中心為它提供金融資源﹔反過來,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不能為科技創新提供金融服務,國際金融中心也會大打折扣。所以,進行科技金融方面的探索、推進或者突破,也是上海本應承擔的任務。
屠光紹還表示,中國硅谷銀行有可能誕生於現有銀行中,或剛剛設立的民營銀行中,也可能在不同地方。希望上海在建立和形成中國硅谷銀行上搶佔先機。
過去幾年上海已在科技金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制定了綱領性的指導文件。2011年底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科技金融服務創新 促進科技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二是搭建了兩類科技金融平台,有利於促進各級企業和金融服務對接。
三是努力拓展三種融資渠道服務,並特別加大直接融資渠道。
四是加大財政在四方面的支持力度。包括出台科技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及獎勵政策﹔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融資性擔保基金機構進行財政注資﹔加大對科技企業上市挂牌財政補貼。
五是推動五類與科技金融服務有關的機構發展。如借鑒美國硅谷銀行經驗在上海設立了浦發硅谷銀行,推動商業銀行成立科技金融服務專業特色銀行,積極發展股權投資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
屠光紹也指出,整個金融體系在服務科技創新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他指出,整個市場對科技型企業服務的多層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機構體系也需要進一步健全,特別是適應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的金融機構﹔產品工具服務體系還需要不斷創新﹔金融監管政策方面需要調整。
屠光紹介紹了下一步上海在支持科技金融發展方面的重點工作。這可以視之為上海科技金融未來發展的五個方向。
一是加快建立針對科技型企業的信用體系。使科技企業在融資的可獲得性方面,在得到更大力度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支持方面大大地提高效率。
二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科技型企業的知識產權是其核心內容,是承擔著連接科技和金融非常重要的紐帶。
三是加快股權投資,特別是風險投資體系的完善。上海要吸引境外的資金參與人民幣創業基金,同時在外貿管理結匯方面要有新突破。上海也要設立天使基金的引導基金,加大政府對風險投資的支持力度和出台配套措施。
四是在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創新服務體系方面給予更大支持。目前上海正在就財政政策的四個方面進行評估,如何來用政府資源更好地撬動、引領、帶動和支持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對於科技企業融資服務,需要有更針對性的措施。
五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要為科技金融創造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