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攬儲頻現幫忙指令 險資無奈暗吞利差損失--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保險頻道

銀行攬儲頻現幫忙指令 險資無奈暗吞利差損失

黃蕾

2012年11月15日08:41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為了一個“口頭承諾”、一段“合作交情”,保險公司不惜成本鼎力相助,加入銀行攬儲陣營。據透露,部分縣市級保險公司在接到銀行“指令”后,即向上級總公司申請資金支持。由於保險公司總行層面與銀行之間多是5年期協議存款,因此從可操作性上來看,時點存款的現象較集中於保險公司縣市級分支機構層面。

為了一個“口頭承諾”、一段“合作交情”,保險公司不惜成本鼎力相助,加入銀行攬儲陣營。而銀行方面許下的“口頭承諾”是:在銷售銀保產品時將盡量傾向於“幫了忙”的保險公司。

本報記者近日通過調查了解到,一個行業新現象驚現於銀行保險市場。一些身負考核重壓的銀行開始將“吸存”目標瞄向保險公司,保險資金存款呈現“短線游”現象。

據透露,部分縣市級保險公司在接到銀行“指令”后,即向上級總公司申請資金支持。資金申請成功的背后,是縣市公司向上級總公司支付5%以上借款利息的代價。而他們從銀行拿到的,卻隻有區區不到1個百分點的活期存款利率。

究竟是什麼樣的承諾與交情,讓這些保險公司不惜暗吞利差損失。

特別的“幫忙指令”

近日來自銀行的一道特別指令,令某壽險公司上海分公司銀保部負責人“頭疼”不已。“快到年底了,又有銀行來找我們了,表示需要我們替他們分擔一些指標壓力,為此還做出了一些口頭承諾。”

這位負責人口中的指標壓力,就是近兩年來銀行業面對的共同難題——拉存款。在存款流失嚴重,存貸比考核的巨大壓力之下,每逢月末、季末、半年末,上至五大行、股份制銀行,下至城商行,無不都絞盡腦汁,托關系找人,一切隻為拉存款。

當能想能用的渠道都被挖掘后,一些銀行開始盯上了機構大戶保險公司。即以銀保合作交情之由,提出希望保險公司在“時點存款”上助其一臂之力。而所謂的“口頭承諾”則是:銀行在銷售銀保產品時將盡量傾向於“幫了忙”的保險公司。

這樣的現象絕非個案。另一家壽險公司人士頗顯無奈,“自今年以來,我們分公司確實從銀行接到了"幫忙"任務,時點存款數額不小,最短的一天,最長的一個多禮拜(十一長假)。”“我們不是沖著口頭承諾去的,更多的是力保來年(銀保合作)續簽成功。”滬上一位保險業人士透露說,向保險公司提出時點存款請求的,通常是網點渠道較多、銀保業務量大的大行。“我們大多數的銀保業務都是依靠這幾家大行展開的,如果不答應他們做時點存款,我們擔心今后在銀保業務合作續約時會吃到閉門羹。”

保險公司擔憂與無奈的背后,還有這樣一個大背景。今年是壽險業的寒冬,銀保業務本身就不好做,不少保險公司的銀保保費同比下滑普遍高達20%至40%。加上銀行本身也在發自己的理財產品,顯然保險公司單純以佣金作為報酬已無法提起銀行營銷的積極性。“如果出現銀行不與我們續約的情況,結果將難以想象。”上述人士苦嘆不已。

特殊的“利差損失”

由於保險公司總行層面與銀行之間多是5年期協議存款,因此從可操作性上來看,時點存款的現象較集中於保險公司縣市級分支機構層面。

但是,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層面的資金量畢竟有限。銀行一開口就是數以億計的“時點存款”,縣市級保險公司如何才能“消化”。

向上級總公司請求支援,成了多數縣市級保險公司的“上策”。一般的操作程序是,接到銀行指令后,縣市級保險公司向上級總公司申請資金,然后在月末或季末存入該銀行,幫助銀行沖高時點存款。

作為“幫忙”的報酬,銀行將支付給縣市級保險公司“活期利息”。然而,縣市級保險公司卻為此要承擔一筆特殊的“利差損失”。一家壽險公司分公司人士透露,“總公司借給我們的時點存款資金,不是白借的,我們需要支付給總公司5%以上的借款利息。中間產生的利差損,將由我們分公司自己承擔,一年大概幾十萬左右。”

監管摸底進行時

對於保險公司單個個體而言,時點存款或許只是其在業務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諸多潛規則中的一個,是在其可承受的能力范圍之內的。

但對於監管部門而言,他們對這一現象的看待更為深遠。如果這個現象一旦滋生蔓延,無疑將會打亂銀保市場的正常秩序,增加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上的費用開支,壓縮保險公司銀保業務的實際利潤。

以上海市場為例。記者獲悉,在了解到這一現象后,上海保監局和上海保險同業公會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的整治,對目前銀行要求保險公司時點存款的時間、金額和保險公司所承擔的資金成本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並同時展開了專項研究。

“這也是我們所擔心的,一旦時點存款現象如之前銀保手續費高企那樣蔓延,我們就難以承受了。一家銀行的要求我們還可以滿足,一旦其他銀行也來找我們,就難以一一滿足了。”一家壽險公司業務經理說。

(責任編輯:朱瑤、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