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記者 陳有天
保險業“產銷分離”的趨勢正在提速,除國壽、平安等大型保險公司已成立專屬保險銷售公司,近期業內又傳出上百家保險專業機構在等待保監會審批的消息。保險中介的春天就要到來?記者從保監會公布的保險中介經營數據發現,保險代理公司和經紀公司的業務收入僅佔其保費收入的15.98%。“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目前的盈利模式仍局限於保險產品銷售環節產生的業務佣金,業務來源的單一性和激烈的價格競爭給保險中介的傳統運營帶來了很大的盈利壓力”,業內人士表示出自己的擔憂。
上百家中介排隊待審批
目前,產銷分離的趨勢已在保險業內形成共識,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在保險銷售市場的角色分量正在加重。
事實上,目前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隊伍已非常龐大。據保監會日前公布的前三季度全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經營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季度末,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578家,同比增加11家。其中,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80家,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1735家,保險經紀機構436家,保險公估機構327家。
不過,保險專業機構“小、散、亂、差”的現狀明顯不能讓監管層“滿意”,為了促使保險中介機構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保監會在今年6月份將准入門檻提至5000萬元,同時要求成立保險中介機構的股東限定為保險中介服務集團、汽車生產銷售維修企業、銀郵企業和保險公司。
日前,在傳出國壽、平安等保險公司正在籌建專屬獨立保險銷售公司之后,業內又傳出包括:天平保險銷售、泛華時代保險銷售、長安保險銷售、融匯保險銷售、華鑫保險銷售、潤維汽車保險銷售、盛世合眾保險銷售、盈眾保險銷售、邦瑞保險銷售、中煤聯合保險銷售、保網保險公估、永保保險代理、美臣保險經紀、國投保險經紀等上百家保險中介機構在保監會等待審批。
中介業務收入增速放緩
保險專業中介公司蜂擁而入,是否意味著保險中介的春天來臨?
根據保監會公布的2012年前3季度全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經營情況,全國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實現保費收入712.08億元。全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實現業務收入125.00億元,同比增長17.50%,其中,專業代理機構實現業務(佣金)收入71.53億元,全國保險經紀機構實現業務收入42.28億元,全國保險公估機構實現業務收入11.19億元。
按此數據,125億元的業務收入,除開全國保險公估機構實現業務收入11.19億元,由保費產生的業務收入僅剩113.81億元。也就是說保險代理公司和經紀公司的業務收入僅佔其保費收入的15.98%,尚不足兩成。而且記者查閱去年的數據發現,2011年前三季度全國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實現業務收入106.38億元,同比增長為39.19%,今年業務收入增速已明顯放緩。
雖然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中未包含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利潤,但除開各種成本,其利潤可想而知。一家全國性保險經紀公司的負責人透露,目前保險經紀公司和代理公司盈利都不容易,保監會將保險中介機構的門檻從1000萬提高到5000萬,這等於要各機構增加資本金,即使一些小公司短期盈利不了,還能繼續維持經營。
盈利模式之困仍未解
據了解,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擾保險專業中介的難題。保險代理公司隻有業務佣金這一收入,相比之下,保險公司的收益卻有費差(運營成本)、利差(投資收益)、死差(理賠率控制)三大來源。
“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目前的盈利模式仍局限於保險產品銷售環節產生的業務佣金,業務來源的單一性和激烈的價格競爭給保險中介的傳統運營帶來了很大的盈利壓力。”業內人士指出,如何保証採購保險產品的價格優勢和創新盈利模式都是未來保險中介面臨的難關,此外,保險中介業務開展前期需大量資金,收入則滯后,上市融資成為補充資金的最好選擇。
但目前國內保險中介機構僅有泛華保險服務集團實現了在美IPO,國內A股保險中介機構依然缺席。其實,華泰保險經紀曾在去年爭取上市,但因為經濟形勢不好,擔心上市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而放棄。此外,大童保險、民太安公估、中匯國際保險經紀、江泰保險經濟等中介機構都曾有上市意向。不過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除去國內國際資本市場環境不好的因素影響外,保險中介的盈利模式問題也是阻礙其上市進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