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珠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江人壽”)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珠江人壽注冊資本變更為28.5億元。此前其注冊資本為13.5億元,增資了15億元。
新京報記者從珠江人壽相關負責人處獲悉,此次增資早已在2014年12月31日獲保監會批復。增資完后,估計年末實際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0%。
此前,珠江人壽被傳償付能力不足,使這家成立兩年多的公司備受關注。有媒體報道稱,珠江人壽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已遠低於100%。
這家成立在廣州的壽險公司,在成立兩年多的時間,規模保費增長顯著。究其原因,得益於主推的網銷理財類保險產品。然而,這種產品在做大保費規模的同時,也對公司的償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償付能力不足?
新一輪增資15億
2014年12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稱,珠江人壽截至三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已遠低於100%。在去年年末最后一天,珠江人壽增資獲批。注冊資本較之前增加了一倍,變更為28.5億元。此前其注冊資本為13.5億元,增資了15億元。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50%以上的公司為正常公司。而償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下的保險公司為不足類公司,保監會可以通過責令增加資本金或限制向股東分紅﹔限制增設分支機構、限制業務范圍、責令停止開展新業務、責令轉讓保險業務或責令辦理分出業務等措施實行監管。
保監會的批復顯示,珠江人壽的注冊資本變更為28.5億元,其中廣東珠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韓建投資有限公司、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各持有5.7億股,各佔總股本的20%﹔廣東珠光集團有限公司持有4.5億股,佔總股本的15.79%﹔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持有1.2億股,佔總股本的4.21%。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12月28日正式開業的珠江人壽,總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目前唯一的一家總部設在廣州的壽險公司。最初注冊資本金為6億元。在本次增資前,2014年7月15日,珠江人壽曾進行設立后的第一輪增資,注冊資本變更為13.5億元。
珠江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增資完后,估計年末實際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0%。
萬能險佔大頭
要求更多資本金
作為開業兩年多的公司,分支機構僅限在廣東地區,但珠江人壽一直頗受外界關注。原因之一,就是這家公司成立短時間內保費增速明顯。
記者最新獲悉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珠江人壽保費規模突破100億,達100.8億元,同比增長487.76%。不過公司仍處於虧損期。
業內認為,珠江人壽的保費收入規模增長得益於網銷理財類保險產品。一位保險學者表示,萬能險等理財類保險產品保費交納的額度比較高,公司可以比較快獲得現金流,做大規模保費。
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11月,珠江人壽規模保費為91.67億元,逾99%的保費收入來自於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其中,原保險保費收入為0.65億元,在中資險企中排名墊底﹔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91.02億元,約為原保險保費收入的140倍,在中資險企中排名第8。
此外,2014年前11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是2013年同期的3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收入為2013年同期的6倍。2013年1月至11月,珠江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0.21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為14.93億元。
依據保監會實行的保費統計口徑,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是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中,沒有通過風險測試的萬能險和分紅險(多為萬能險)投資收入部分。
因此,這一“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指標絕大部分被認為是反映一家公司萬能險的交費規模。這也意味著,珠江人壽目前銷售的多為偏投資型的萬能險產品。
然而,萬能險產品暢銷帶來規模保費增長的同時,也對償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資本補充進來。
上述保險學者告訴記者,償付能力跟險種有關。主推萬能險等投資型的險種,對償付能力要求會高一些。簡單地說,就是同樣規模的保費,投資型險種對保險公司的資本金要求更高。
現身P2P平台
是否需牌照存疑
作為網銷高收益率理財產品的代表,在網銷被暫停3個月后,珠江人壽不但繼續以銷售萬能險為主,還在近期將合作渠道擴大到了P2P平台。
去年8月底,包括珠江人壽在內的三家公司被保監會暫停了網絡銷售。由於這三家公司主推高收益率理財產品。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層釋放出了希望互聯網保險回歸保障功能的信號。
珠江人壽相關負責人稱,當初的叫停並不是因為產品形態本身,而是保險公司在網銷產品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容易產生誤導。恢復銷售后,珠江人壽的產品形態跟之前差不多。
據了解,險企推類似萬能險產品是否盈利跟銷售渠道有關。通過網絡渠道,利潤還是比較豐厚。
珠江人壽銷售渠道除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台外,也與P2P平台進行了合作。繼去年11月與陸金所合作銷售珠江人壽的產品后,今年1月7日,珠江人壽正式啟動了與上海P2P平台“錢先生”的合作。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珠江人壽通過天貓、京東金融、招財寶等第三方平台進行銷售的安贏、匯贏系列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多在6.5%左右。這種收益率在保險業內算比較高,目前行業內萬能險普遍收益在4%左右。
但P2P平台作為理財類保險的銷售新渠道,是否需要牌照最近遭到媒體質疑。
對此,珠江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珠江人壽與陸金所、“錢先生”的合作不是代銷的性質,而是在這些平台開設直銷門店的方式開展業務。平台只是提供一個信息和技術支持,珠江人壽的銷售行為跟它們無關。在這種情況之下,保監會並未以文件形式要求直銷門店所處的平台的牌照資質。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高管認為,作為一家中小公司,通過網銷萬能險等理財類保險產品發展很正常。險企可以拿著萬能險賺取的錢投資獲取比較好的回報。盡管這個回報可能並不穩定,且時間可能並不長,但隻要不形成銷售誤導,那麼有客戶願意,監管部門未禁止,公司又有收益,也不失是中小公司與大型公司競爭的一條道路。
相關
6.5%理財收益從何而來?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珠江人壽通過天貓、京東金融、招財寶等第三方平台進行銷售的安贏、匯贏系列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多在6.5%左右,高於行業萬能險普遍4%的收益。如此高收益從何得來?高達17筆,共涉及85億元資金的高收益關聯交易或許是支撐之一。
截至2015年1月12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上一共披露了珠江人壽共計17份重大關聯交易公告,合計金額高達85億元。其中,預期年化收益率最低為7.2%,最高為12%。
在不知道其他投資渠道的情況下,上述學者認為,關聯交易獲得的收益率可以作為產品高收益的支撐之一。
在已披露的珠江人壽85億關聯交易中,最集中的投向就是“珠江教育”,涉及總金額15.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珠江教育的前身為廣東珠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教育投資業務板塊,現已成為珠江控股下屬的專業性教育投資與經營管理企業集團。而廣東珠江投資控股集團公司正是珠江人壽排位第一的股東,持股比例20%。
記者查閱珠江人壽17份關聯交易報告發現,信托計劃和股權投資為其主要方式。在珠江人壽投資的9個信托計劃中,除3個為珠江教育融資,其余6個則與北京嘉富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有關。公告顯示,嘉富龍為珠江人壽股東所控制的法人,因此構成關聯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