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公益性--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保险频道

中国信保: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公益性

2012年11月28日17:45    来源:人民网-保险频道    手机看新闻

殷延辉先生做客人民网演播室 乔雪峰 摄

》》点击进入直播页面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章斐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殷延辉先生今天做客人民网“中国保险业十年公益路”系列访谈,总结中国信保近年来公益事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殷延辉表示,中国信保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公益性集中表现在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发挥:即支持对外经贸发展,支持国家扩大走出去战略、支持走出去的企业,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外经贸战略,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

    殷延辉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释了中国信保如何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其公益性质。

    从宏观层面来说,出口信用保险首先能直接拉动出口的增长。尤其在企业尚不熟悉的新兴市场,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能直接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提供保障,大大促进了企业接单的动力。据统计,自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出口到新兴市场国家”、“长账期赊销出口”等高风险业务5923亿美元。其次,出口信用保险能促进和保障就业。据统计,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和保障了3000多万个出口企业的就业机会。第三,出口信用保险能够促进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业务结构优化,中国信保重点支持了中国成份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中国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2年10月末,中国信保共支持机电、高新技术、汽车、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出口5300多亿美元,占整个承保规模的78%左右。

    从围观层面来说,第一,解决出口企业“有单不敢接”;第二,解决出口企业“有单无力接”;第三,通过保险的补偿功能切实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第四,利于提高出口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意识。殷延辉表示,金融危机期间,出口企业在业务接洽环节容易因买房国环境的变化而遇到各种风险,在生产流通环节又容易遇到融资问题,信保的支持则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获得融资便利,从而解决“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殷延辉还说,中国信保设有专门的数据库和分析团队,可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买方信息进行调查,收集信息,通过数据库分析,作出总体评估,为承保提供服务,为单个企业有效节省成本。

(责任编辑:章斐然、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