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报50.6%,较上月升0.4个百分点,不仅在50%枯荣线上方站稳脚跟,同时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回升。
事实上,中国经济形势转暖并非只体现在PMI数据上,10月以来的各项宏观经济数据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持续低迷的外贸领域也传来难得的好消息:出口增速从8月份的2.7%连续两月上行至10月份的11.6%,同时,进口增速也从8月份的负增长升至10月份的增长2.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11月份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升,预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小幅温和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认为,在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政策微调带来“刚需”释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稳定带来外需稳定等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复苏重现”。
尽管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已无悬念,但经济反弹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中金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短期内经济的反弹没有悬念,但动力来自于补库存,而不是总需求的回升,经济反弹的力度和持续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PMI分项数据看,近几个月来,生产指数整体回升力度超过新订单指数,显示去库存并没有伴随着去产能,需求的回升很容易导致生产的全面回升,最终导致库存的重新升高并抑制经济的继续扩张。
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看来,当前经济回升力度有限。本轮库存调整中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在9月末已降到10.1%,但仍高于当月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速,更没出现库存下降情况。
在内需还不稳定的同时,外需同样不甚明朗,复苏显然“仍在路上”。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