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鋪張浪費,根本的出路還在於制度。再多的高喊“嚴禁”和“不准”,如果沒有翔實、可操作的科學規定,難免不流於形式和一陣風
眼下各個地方紛紛制定措施,落實中央反對公款浪費的規定,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值得稱道。但是,仔細審讀一些落實措施,有的是給轉變會風和作風的規定裡加進去了一些反浪費的內容,有的新內容和過去的規定相互重復,干巴巴的幾個“嚴禁”和“不准”之下,難覓更詳盡的規定和可操作性的規定,未免太粗糙,必然影響反浪費的落實力和執行力。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需要把浪費的權力關進遏制和杜絕浪費制度的籠子裡,更要通過制度設計,讓權力敬畏制度,順應制度,落實制度,既要反對和打擊“老虎”,又要反對“蒼蠅”,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唯有在制度上下功夫,讓制度來管理,體現制度之硬,用硬制度來強化軟執行,制度制約才能體現可持續的落實力。
中央的制度只是站在全國的大局范圍內的綱領性制度,地方上貴在綱舉目張,如果以制度來重復制度,更多地體現了語句的模仿和加重,而沒有詳細的制度來深化,就會讓通知的落實力大打折扣。制度設定不厭其詳,鋪張浪費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讓權力少鑽空子。
時下,一些鋪張浪費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為所欲為,和公款消費報銷制度的隨意和簡單密切相關,報銷制度更多地體現了簡單的一支筆色彩,該問的不問,該細化的地方不細化,該復雜的不復雜。拍腦袋或者一支筆報銷制度,沒有從嚴格的審批制度上給鋪張浪費套上籠頭,因為簡單容易,所以更浪費。
民間諺語說,小了不補,大了尺五。浪費的小漏洞不修復,也會演變成浪費的大漏洞乃至浪費的管涌現象。幾年前,芬蘭央行行長在一次公務接待的宴會上點了一盤20歐元的“鵝肝”。菜單公示后,這盤超標准的菜引起民眾的不滿,行長被批評為“貪腐”,最后不得不引咎辭職。制度設定不厭其小,體現了不放過“老虎”,也不放過“蒼蠅”的軟硬兼顧原則,不因惡小而輕視,更體現了謹小慎微的政府資金管理意識。
如今科技發達,電子公務已經很普及,可是在監管鋪張浪費方面,管理更多地強調了“人”的管理,而忽視了“機器人”的作用,監督鋪張浪費,高科技不失為先進而有效的技術手段,完全可以積極嘗試運用。幾年前,瑞典財政部請專家設計了一套由電腦控制的“公務車監控系統”,如果中央監控人員發現按下“公務”按鈕的汽車駛向別墅區、釣魚區等非辦公區,就會用無線電詢問開車者“為何用公車辦私事”。這樣,私用公車者便無機可乘。制度設定不厭其技。法律和道德的約束固然重要,但是提高技術含量,能夠讓監督權利更體現科學性,也最省心和體現低成本監督。
鋪張浪費現象的發生,和制度設計的同質性弊端有很大的關系。隻有大方向和大概的規定,沒有體現規定的差異性,規定就好像是個萬能筐,什麼項目都可以往裡裝,而不分青紅皂白。比如美國各駐外使領館每年根據當地情況制定出國際出差標准,並根據每年的物價指數調整。該標准極其詳細,在中國的住宿標准分為29類,每個城市之間的差異很大。如在北京出差,每日住宿標准為257美元(1644元人民幣),在重慶出差,則隻有99美元。制度設定不厭其異。公款消費規定,最怕統一和一律,沒有體現更多的差異性規定,限制少了,難免執行落實一刀切,造成浪費就很容易。
遏制鋪張浪費,官德以及權力自身的素質乃至自律等等固然重要,但是根本的出路還在於制度,在於制度的科學性、智慧性和可操作性,再多的高喊“嚴禁”和“不准”,如果沒有翔實、可操作的科學規定,難免不流於形式和一陣風。加強對浪費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浪費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才能形成不願浪費的自律機制、不敢浪費的懲戒機制、不能浪費的防范機制、不易浪費的保障機制。正如小平同志所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反對浪費,必須從樹立制度的絕對權威開始。(魏青)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