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周濤替倪萍上位內幕 揭20年成名歷程--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央視周濤替倪萍上位內幕 揭20年成名歷程

2013年03月11日09:42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台    手機看新聞

周濤

周濤童年和父親一起

  周濤是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她是如何成為銀屏明星的呢?與同齡人相比,周濤的童年應該說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有一個求知、上進、奉獻事業的學習氛圍。

  不滿3歲成為故事大王

  周濤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爺爺是淮南商界一名高級會計師,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奶奶出身書香世家,擅長書畫,善良賢德。爸爸是全國模范教師,中教高級。媽媽早先是舞蹈教師,后調任淮南市田家閹區文化局局長,是安徽省勞動模范。

  周濤從小乖巧可愛,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尚在襁褓中時,奶奶總是邊晃著搖籃,邊講著故事哄她入睡。周濤一天天長大,奶奶的故事一天天增多: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三毛流浪記……一個個美麗的小仙子,善良的小精靈,一段段“真善美”戰勝“假惡丑”的優美故事,像雨露滋潤禾苗一樣,啟迪著周濤幼小的心靈。這些童話、故事成了周濤的啟蒙教育稍大一點,奶奶對周濤提出了要求,讓她在聽完故事后學著復述一遍。於是,爺爺、爸爸、媽媽及鄰居們都成了她的聽眾。時間久了,奶奶發現,小孫女在復述自己的故事時,常按照兒童的思維加進一些新內容,加上講故事時稚嫩的動作,許多故事被她演繹得繪聲繪色,街坊的小朋友常沉浸在她的故事中,聽得記不起回家。不滿3歲的周濤成了遠近聞名的故事大王。

 

周濤

周濤

  小周濤非常聰穎好學。媽媽給學生排練節目時,她總是靜靜地坐排練場裡,不哭也不鬧,看得十分專心,往往一個節目排演完,小周濤就學了個八九不離十。有一次,媽媽給學生排練《白毛女》第一、二場,小周濤回家后踮起腳尖就模仿起來,不滿3歲娃娃,竟能識別各個角色的主題音樂,喜兒、大春、楊白勞,甚至黃母的動作、神態,被她自編自跳得維妙維肖。幼兒園招生時,她不夠入園年齡,周濤即興來了一段《北風吹》的獨舞,被破格錄取了。

  在良好的家庭環境裡,周濤從一懂事就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那時,家裡的藏書很多,小周濤做完作業,就迷上了中外文學名著。為了給她買書,爸爸媽媽上街或出差,首去的地方就是新華書店。爸爸用五合板給小周濤做了個書箱,漸漸地書箱盛不下了,便又添了個書櫥。周濤不但愛讀書,而且按照爸爸媽媽的要求寫讀書心得。記者前去淮南採訪周濤的父母時,還見到了滿滿兩大紙箱周濤的讀書筆記。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周濤自幼養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她的各科成績名列前茅,作文成績更是突出,多次獲省市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獎。修完小學課程,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從田家閹區第二小學考入重點中學——淮南三中﹔初中畢業后,又以高分進入高中重點班。

 

周濤

周濤

  盡管父母從未給周濤訂下過她該考多少分的標准,但對周濤的走姿坐相,待人禮儀,奶奶卻要求得很嚴格。

  身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沒有督促過周濤的學習,更沒有為她訂下考多少分的標准。

  初中時獲安徽省中學生科技作品獎

  周濤的父親,淮南三中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周琦老師告訴記者,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無可非議,但重要的是必須重視孩子綜合行為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周濤完成功課的前提下,父母親鼓勵她參加各種文體比賽和社會活動,使其得到廣泛的鍛煉機會。周琦老師回憶說,周濤上初中時,對地理課中的時差搞不清,於是動手做了一個時差儀,反復揣摩,終於弄清楚了,這件作品連同橡筋測力儀被選送到合肥,參加安徽省中學生科技作品展,雙雙獲得二等獎。

  周濤小時候特別愛聽收音機,做功課時她把它放在書桌邊上,不管是新聞節目,文藝節目,還是專題節目,什麼都聽,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時晚上聽著聽著睡著了,收音機也忘了關,直到第二天的開始曲再把我‘鬧’醒。周濤回憶道。”

  安徽是個說方言的地方,沒有說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周濤考大學時,能在全省近5000名考生中以文化課、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院,一方面是她有語言的天賦,收音機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功不可沒。

 

周濤

周濤

  周濤的學習環境很寬鬆,但十分疼愛她的奶奶對小孫女的道德規范教育卻十分嚴格。奶奶很重視對周濤品德的培養,按她的話說:“孩子要學會做人。”女孩子要怎麼待人接物,坐要怎樣站要怎樣笑又要怎樣,吃飯時有什麼規矩……總之,“許怎樣不許怎樣,奶奶都要求得很嚴格。” “當時很煩,現在看來,這種教育實在太必要了,一個人的氣質、修養,就是這麼一點一滴來的”。周濤感慨道。奶奶要求周濤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動手。剛剛十來歲的周濤居然學會了殺雞、剖魚、洗衣、釘鈕扣。上學和放學后,自己把自行車從四樓扛到一樓,再從一樓扛到四樓。

  有一年冬天,周濤在水池邊洗衣服,小手凍得通紅,棉襖的兩隻袖子也被浸濕了半截。媽媽進屋看見了,眼眶一濕,一把奪下女兒手中的衣服就要自己洗,奶奶不緊不慢地發話了:“袖子濕了我會替她烘干,孩子早晚有一天要出門自立生活,你不能跟她一輩子,讓她多吃點苦好!”當媽媽的當時理解不了奶奶的苦心,可孩子上大學直至工作離開家后,証實了奶奶當年對她的要求是對的。正是這種嚴格要求,使周濤養成了很強生活自理能力、處事能力和自制力。

  “北廣”組織學生在密雲水庫附近軍訓時,正趕上暑期三伏天,晚上蚊子叮得人無法入睡,白天還要在烈日下軍訓,很多男生都忍受不了。周濤盡管在訓練場上3次昏倒,硬是憑著自己的毅力咬著牙把20多天的訓練給堅持下來了。軍訓結束回到家中,看著黑了許多瘦了許多的周濤,媽媽把愛女緊緊摟進懷裡,半天說不出話來。

 

周濤

周濤

  驚險蹦極嚇哭了媽媽

  1997年8月份,央視在做第148期《綜藝大觀》時,節目需要演員“蹦極”跳,當導演陳雨露征求周濤意見時,這個連有些男士也不敢問津的體育項目,周濤居然去做了,而且事先未告訴父母。8月16日晚上,當媽媽從熒屏上看到這一驚險鏡頭時,驚愕得眼淚糊模,她抓起話筒,沖著周濤直嚷:“你這孩子,這麼危險的動作為啥不征求家裡意見?”話筒那邊傳來周濤格格的笑聲:“媽,那是有驚無險,挺好玩的……”。

  也許大家還不知道,周濤無論是當初報考北京廣播學院,還是后來接替倪萍走進《綜藝大觀》,都有點戲劇性呢。

  1986年,周濤還在淮南三中上畢業班時,全國惟一的一個藝術院校——上海戲曲學院到安徽招生,她原本打算5月8日到上海參加專業課考試,學習戲曲表演的。也就在這時,北京廣播學院到安徽招生,省教委成立了幾個考區,在全省各地接受報名。盡管錄取名額隻有1個,但報名者卻有近5000人。看到這個專業如此熱門,當時並不知道廣播學院是干什麼的周濤也在老師的鼓勵下報了名。結果,她在有5000人參加的淮南考點考了個專業課第1名。到省城參加復試后,再次獲得全省最高分。最終,周濤在全省近5000名考生中,以專業課、文化課雙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院。

 

周濤

周濤

  1992年,周濤調入北京電視台,擔任《北京新聞》播音員,同時主持《影視圈》、《五彩繽紛》等欄目。在這些欄目中,周濤以她從容的神態,清晰的思路,真誠的眼睛和知識女性的典雅,使觀眾記住了她。

  1995年春節剛過,國內各媒體就傳出《綜藝大觀》要推出新主持人的消息,觀眾們開始翹首以盼,那幾位候選人也暗中較勁兒,准備來個一鳴驚人……而周濤則壓根兒就不知道有這回事兒。

 

周濤

周濤

  參加完爺爺遺體告別儀式的第三天走進央視

  1995年4月2日,最疼愛她的爺爺在淮南老家去世了,她請了假回家奔喪。5日剛舉行完爺爺的遺體告別儀式,就接到《綜藝大觀》劇組打來的長途電話,希望她在6日上午趕回北京,參加8日晚的現場直播。

  周濤回憶說:“當時,因為爺爺去世了,我的心情很不好,而且沒有任何思想准備,事先根本不知道這個事情。再說‘綜藝大觀’是那麼一個名牌欄目,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親人們的鼓勵下,周濤當晚就到了合肥,6日坐頭班飛機回到北京,7日晚錄好備播帶,8日就上了直播,當晚中央視台文藝中心主任鄒友開親臨現場接聽熱線電話,進行民意測驗,結果,80%的觀眾認可了這個新面孔。

  當時,到《綜藝大觀》應聘的有3個人,一個是空政歌舞團的主持人,一個是廣播學院的應屆畢業生。雖說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周濤最終以自己的質朴、親和及主持風格中透出的青春和文化氣息,得到了廣大觀眾、電視同仁及領導的贊揚和認可。5個月后,周濤正式調入中央電視台。從進入中央電視台第一年就開始主持春節聯歡晚會,一連13年擔任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此外,周濤還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天安門廣場焰火晚會等重大活動中擔任主持,成為中央電視台出鏡率最高的主持人之一。周濤於2005年4月從央視借調到北京奧組委,擔任新聞官的工作,后又負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的全球電視轉播的協調和溝通。2008年8月8日,周濤與孫正平搭檔,完成奧運會開幕式的解說任務。周老師說,他是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女兒做主持的,周濤的母親則是用挑剔的眼光“雞蛋裡挑骨頭”的來看待女兒主持的節目。媽媽每次看完周濤的節目,肯定的、表揚的話最多一兩句,接下來就是一大堆的這不是那不是。

 

周濤

周濤

  周濤的為人一貫低調,走在大街上怕被人認出來,更不願意隨便接受採訪,不願被人當作明星來炒作。

  個人愛好:讀書、運動。喜歡打打保齡球,跳跳繩,但不喜歡劇烈的運動。比較喜歡的顏色是冷色調的,如綠色、藍色。平時不是特喜歡說說笑笑,沒事的時候便在家中看看書,補充能量。

  牛年春節剛過,周濤被正式任命為央視文藝中心副主任。

 

周濤

周濤

  春節主持感受

  周濤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大腕”,算上09年的話,周濤是第14屆。當聊起第一次上春晚的感受,周濤說:“那時候就知道上春晚特別美,但是對我們這個主持的職業意味著什麼還沒有什麼概念,通知我去了,我就去了。實際上我主持《綜藝大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主持了春晚之后,好像知名度一下子就高了。”

  有的觀眾可能會以為春晚節目主持人就是背詞,其實他們自己還要砍,還要加,而且全球直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周濤

周濤

  基本每次彩排的時候稿子都不一樣。大概要到提前一場,備播的時候才會基本定下來。而且到直播的時候,根據現場的氣氛還會變化。“比如向人民解放軍、公安干警拜年意思一定說明白,還要把時間搶回來。”也就是說,春晚主持人干的著實既是體力活,又是腦力活?正患有感冒的周濤聽到這個說法點點頭,“確實在體力上是非常累的,你就需要一個特別好的體力來支撐,我們彩排需要四個小時,開會有兩個小時,可能每天有將近十個小時來做這一件事情,而且還是相對長期的”。

  春晚最特別的地方就在世界上任何一台晚會都不會像春節聯歡晚會一樣,在同一個時間有那麼大的收視人群。這也正是它獨特的魅力所在。還有一個就是自己心態上的不同。“我們主持人也是人,我們對新年也有自己的期盼,對過去也有自己的總結。”在主持過程中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可以借助那個平台抒發自己的情感。“可以夾帶一些私活。”

 

周濤

周濤

  比如有一年,周濤說,“就祝所有的老人,也包括我們自己的父母,祝所有的孩子,也有我們自己的孩子……”05年的春晚倒計時前,朱軍也有一段令人難忘的即興填詞:“等待鐘聲敲響的這一刻我們仿佛站在了歲月的門檻,一年與一年隻一步之遙,此刻我們凝望著母親的白發、撫摩孩子的笑臉,我們欣慰地說:真好,又過了一個平安年!”

 

周濤

周濤

  普通人眼中的周濤

  周濤一直是我欣賞的主持人之一,對她的關注應該是從90年代初,她還是北京電視台播音員時開始。其實那個時候只是覺得她漂亮。 1994年夏天的一個周末,我和父母及一些朋友去戒台寺游玩。出來的時候聽到有人議論說一會兒有電視台的人來拍外景,就在這時一兩紅色小車停在門外,透過車窗我看到一張秀美的臉龐,哇,是周濤!

  當時我20歲,正是追星的年紀呢!可膽子又不夠大,想找周濤合影吧,不好意思上前,可是爸媽催著走呢,我又舍不得離開。磨嘰了好一會兒,還是同行的一位小伙子一馬當先,說:周小姐,您能和這個女孩合張影嗎?周濤十分爽快地答應了。周濤和我微笑著,誰也沒說什麼,我是羞澀,她倒是一臉親切。拍完一張,我怕萬一不好,還想再上個雙保險。周濤這時開口了:那我們到那邊換個背景吧!沒想到,她還這樣細心又耐心呢!

 

周濤

周濤

  照片沖洗好后,我寄到北京電視台,因為沒問詳細地址及周濤所在的部門,我也就是撞大運似的發了,沒有多想。臨近歲末的一天,宿舍同學說有周濤給我的信,我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周濤給我寫了一封短信和一張卡片呢!她說:

  “Jianying同學:您好!戒台寺一見您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用照片提醒,我記得您!”后面是一些祝福的話以及希望我能繼續關注她。當時的感覺除了興奮就是覺得周濤太有禮貌,或者說太中規中矩了,我小她好幾歲,當時還是大學生,她何以一定要以“您”稱呼?

  從此,自然看到周濤的節目就更多了親近感,看著她一步一個腳印從北京台走進了中央台。

 

周濤

周濤

  第二次見到周濤是1997年在《綜藝大觀》的現場,現在想想有點好笑,我帶著一張當年我們合影的照片,跟海峽兩岸離散人員認親似的,在節目錄制完畢后,走到周濤跟前,還沒有看見照片,周濤就拉住我熱情地問候,還問我畢業后在哪兒工作。於是,我們又有了第二次合影。

  一如既往關注著她,發現周濤真是勇敢,無論是蹦級、被大象踩著按摩、還是喂老虎吃肉,都讓我感嘆這個小女子不簡單啊!

 

周濤

周濤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濤憑自己的不懈努力,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連續多年主持春節聯歡晚會。又是事隔三年,我有幸去看了2000年春晚最后一次的彩排。坐在觀眾席,我的眼睛看得更多的不是精彩的節目,而是不由自主地跟隨著周濤。發現她在側幕的時候可能因為疲勞吧,顯得有些無精打採,而一走上舞台,就又是端庄美麗,光彩照人的她了。彩排結束后,要不是我的位子離她很近,我真是不忍心在打擾她了,想讓她能早一刻謝了妝休息,不過看著她熱情地為其他幾位走上前的觀眾簽名,我挪不動離開的腳步。人剩得很少了,周濤還在,這時也看到我,我就不再遲疑,上前跟她問了好,也又有了和她的第三次合影。

 

周濤

周濤

  當時還想,也許我和周濤的緣分是每3年可以見一面吧。而我於2002年底到瑞士深造,現在仍留在瑞士工作,三年一見不可能延續了。隻有每年春晚的時候可以在遙遠的地方看到周濤。原以為今年春晚不會有周濤主持了,她的出現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周濤

周濤

 

周濤

周濤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