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未破,牛皮吹破
自2001年末開始,各色人物不斷預測房價,甚至有“不崩盤便跳樓”的夸張言論,然而事實証明,這種預測不靠譜。
有觀點說,中國房價預測,始於2001年末。
清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魏杰在中央電視台發表的一席《2002,房地產的冬天》的訪談,開啟了綿延十余年的“中國房價預測史”的大幕。
在這篇隨后引發爭論的訪談中,魏杰結合當時的商品房積壓數據表示,2002年將是房地產行業的嚴冬,一大批房子的最后結果是要被炸掉。他甚至以生命為賭注說,“如果樓市不崩盤,我就去跳樓”。
一年后的形勢與他的預測相左。數據顯示,2002年,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2.9%。
魏杰之后,接棒“泡沫論”的是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小廣。繼提出“2003年房價將小幅回落,而2004年降幅將更大”后,王小廣還曾在2006年以自己的“良心和名譽”賭未來五六年內房價必降。
此外,王小廣還曾在2011年告誡開發商,千萬不要囤房,要想盡一切辦法把房子賣出去。根據王小廣當時判斷,2012年年中,全國房價將平均下降20%到30%。
然而王小廣的上述預言悉數落空。
同王小廣一樣,兵敗“2012年的房價預測”前的學者和經濟學家為數不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曹建海先是於2010年5月時預計,2012年將是樓市泡沫崩潰的一年,繼而又在6月再次聲稱“2012年北京房價回落50%”。
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也曾在2012年上半年稱,樓市大漲的時代已一去不返。
此前一年,國世平號召投資者,一定要賣掉多余的房子買股票。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商品房和住宅銷售均價同比上漲6.8%和5.7%。而當年年底,上証指數報收2199點,年內跌幅達21.68%,未能達到國世平“A股在2800點—3200點之間運行”的預期。
更早之前的2008年6月,國世平還拋出過“奧運會后房價將雪崩”和“深圳房價跌回8000元/平米的隆冬論”。
但2009年,樓市卻上演了住房改革以來最為瘋狂的一幕。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住宅均價上漲了25.1%,為2001年以來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