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越來越多的官員或其家人移居海外,“裸官”現象頻發,嚴查雙重國籍也是國家反貪和反腐的迫切需求
法治周末記者 趙晨熙
法治周末實習生 楊志文
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的孝裡鎮是我國著名的出國勞務重要地區,全鎮有數百人長期在澳大利亞打工,在國外的長期生活使不少人選擇了加入外國國籍並“偷偷”保留著中國國籍,成為“雙重國籍人”。
8月6日,村民張某在辦事中被孝裡派出所民警調查出為雙重國籍者,民警隨即與分局出入境管理科和戶籍科取得聯系,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相關部門依法將張某的中國戶籍信息予以注銷,取消了其中國國籍。
孝裡鎮的這起事件雖然只是個案,卻已經體現出了國家對雙重國籍的態度。根據國籍法的規定,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戶籍應該被注銷,但在實際中像孝裡鎮村民這樣擁有外國籍同時還保留中國戶籍的雙重國籍者卻絕非少數。
為了加強對此類行為的監管,公安部於2014年7月15日通過其官方網站對外公布了“公安部和省級公安機關戶口問題(線索)舉報投訴方式”,接受公眾舉報、投訴、反映戶口問題,其中第四條問題是“他人因死亡、入外籍等原因戶口該注銷未注銷的”,這意味著移民海外但擁有中國戶籍的雙重國籍者也在此次被舉報之列,一旦被查出,他們就必須嚴格按規定注銷國內戶籍。
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當前越來越多的官員或其家人移居海外,“裸官”現象頻發,嚴查雙重國籍也是國家反貪和反腐的迫切需求。
“主要是為了打擊‘裸官’腐敗”
看到7月15日公安部公開強調要嚴查雙重國籍的消息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便敏銳地感覺到,這除了是對中國國籍法的嚴格執行外,背后更有著深層的含義,那就是打擊貪腐。
“清查雙重國籍主要是為了打擊‘裸官’腐敗。”任建明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所謂“裸官”是指那些把妻子和兒女都遷居到國外,錢也帶到國外,而自己一個人留在國內的官員,還有一些官員自己也辦理了外國國籍,“如今通過取得外國國籍等手段將非法資產轉移國外已經逐漸成為了官員腐敗的新特點”。
2013年9月,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因涉嫌受賄被檢方提起公訴后,其在美國的豪華別墅和大量資產也被曝光,一時間輿論嘩然。但這只是冰山一角,中國社科院2011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包括“裸官”在內的各種貪官等有1.8萬人外逃,攜帶款項8000億元人民幣﹔公安部的一項統計數據也顯示,2013年中國至少有500名官員逃往國外,其中大多數人藏在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等一些國家。
官員們選擇用外國國籍來進行貪腐,在任建明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他認為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大,令這些貪官人人自危,選擇到海外“避難”﹔同時利用外國國籍身份進行貪腐,將更加隱蔽,且可以規避法律的懲罰。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對此表示認同,他向法治周末記者解釋稱,一個官員貪腐大量資產,如果放入自己的銀行戶頭中,則不明資產會很容易被查出,如果他把家人全部送到國外並讓她們取得外國國籍,則該官員可以很方便地把不明資產轉移到他們的國外戶口﹔還有些官員讓家人在國外注冊公司,將國內的大量資產轉移到國外的公司,這些資產將更難被追查到。
“從逃避法律責任的角度來說,一旦這些官員‘東窗事發’逃到國外,他們擁有的外國國籍將使他們免於中國法律的懲罰”。任建明指出,雖然目前各國間有反腐敗國際合作,即使官員逃到國外也可以對其貪腐資產進行追查,但實際操作中這種跨國追查很難且時間很長,這也給予了問題官員足夠的時間去轉移財產,設法逃避制裁。
這次公安部提出舉報嚴查雙重國籍的行動,喬新生覺得目的大概有兩方面:一是為了摸底排查,掌握目前中國實際擁有雙重國籍的人數,尤其是政府官員中究竟有多少﹔二是通過發現並及時注銷雙重國籍人員在中國的戶籍,最大限度地堵住利用外國國籍從中國轉移資產、進行貪腐的操作空間。“應該說意義重大”。喬新生強調。
“事實雙重國籍者”眾多
事實上,早在7月15日公安部發布嚴查雙重國籍的通告前,國家就針對雙重國籍嚴查過多次。據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至2014年6月,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稽查違反規定持有戶籍者,共注銷戶口106萬個。
然而這仍然不能避免一個尷尬的事實,那就是中國“事實雙重國籍者”人數眾多。法治周末記者調查了解到,相比前些年網絡針對演員等公眾人物國籍身份所產生的質疑討論,如今雙重國籍甚至成為不少商家“堂而皇之”宣傳的噱頭。
“把孩子生到美國,等孩子長大后父母也可以隨孩子入到美國籍,隻要您別去撤銷中國戶籍,就是雙重國籍身份了。”8月10日,一家中國赴美生子代辦機構的工作人員向法治周末記者“傳授經驗”。據她透露“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干的。”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但是在國籍法中隻明確了加入他國國籍則中國國籍自動喪失,但對戶籍注銷卻並未作強調規定。”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所長宋全成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造成當前中國雙重國籍亂象的原因之一。
根據規定,戶口注銷應向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但民警對國籍亂象也是無可奈何。北京豐台區某派出所民警孔陽就向法治周末記者直言,如今雙重國籍亂象叢生從某種程度上講也與政策的放寬有關。
在孔陽的印象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對國籍的管控異常嚴格,像出國的留學生,必須按照要求注銷了自己在國內的戶口后才拿到了護照﹔念完書回國以后,開証明辦手續,才能把戶口恢復過來。
為了減化繁瑣的程序,2003年公安部出台了《三十項便民措施》,其中一條便明確規定“取消出國、出境1年以上的人員注銷戶口的規定,在國外定居的除外”。
“這實際上就給雙重國籍者提供了操作空間。”孔陽坦言,現在的實際工作中,很多擁有外國國籍的人都不會選擇主動來派出所申請銷戶,“雖然我們也會定期去轄區進行戶籍普查,但仍有很多難以被發現和管理”。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冒著違法的風險仍會選擇雙重國籍?任建明認為,主要是為了其自身能“雙頭獲益”:“既享受了國外的優惠福利政策,又不影響在中國的居住發展”。
如今已經在美國定居的北京人李華在2006年就加入了美國國籍。他向法治周末記者坦言,自己在取得美國國籍后就沒有馬上注銷中國戶籍,而是做了一年多的“事實雙重國籍者”,直到家人全部到美國定居后,才將中國國籍注銷。
李華取得美國國籍時在中國還有家人和生意。他告訴記者,如果自己放棄了中國國籍,在中國住半年后就要出境再簽,而且孩子也隻能上昂貴的“國際學校”,國內財產和養老金、房產等過戶也非常麻煩。
擁有雙重國籍,用美國護照基本能暢行全球各地,回國時隻要拿著中國護照,也不需要像外國人一樣排著長隊在中國大使館裡辦理簽証,省卻了很多麻煩。
記者了解到,隱瞞雙重國籍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比較常見的就是採用在國外改名換姓、第三國過境等“暗箱操作”手法,一個取得澳大利亞國籍同時沒有注銷國內戶口的中國人就曾公開在網上晒出自己“成功”的關鍵:“我在澳洲把我的中國名字換了,這樣中國不可能憑借我澳洲護照上的名字追查到我原來的中國戶籍,也就談不上銷戶了”。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因此民眾應該明確認識到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所長宋全成強調,這種“佔兩頭”的雙重國籍行為不僅是對國內民眾極大的不公平,更涉嫌非法侵佔國家資源,應堅決進行規管。
如何監管是關鍵
此次公安部提出排查雙重國籍,但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監管?對此宋全成認為公安機關首先應進一步加強對雙重國籍的排查力度,通過全面排查搜集情況,對一些可疑情況做重點調查,比如一些人員短期內頻繁進出境,並把大量的可疑資產匯往其海外賬戶或是已經安排其家人去境外留學或進行項目投資,對於這類情況相關部門應主動細致地開展偵查。
在排查雙重國籍工作中,公安部也重點提到了接受公眾舉報,宋全成認為這正是排查中的關鍵一環,“公安機關在實際執行中必然會面臨很多現實困難,難以掌握全面情況,因此應充分發揮公眾力量,鼓勵群眾舉報投訴可疑情況,可以考慮對舉報者進行獎勵”。
喬新生則提出,公安部門應進行積極審查和消極審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排查。他解釋稱,所謂積極審查是呼吁中國公民自覺申報自己目前的國籍情況,“鑒於反腐形勢,可以先從政府官員做起,隻要在國家政府部門任職的官員和工作人員應先積極向單位申報自己及家人目前的國籍情況”。
不過這依然難以避免一些別有用心的官員去刻意隱瞞相關情況,因此還需要積極審查予以配合,比如通過出入境時對其所持的護照去進行檢查。
“國內的戶籍管理應該和出入境管理等相聯動。”但喬新生坦言,當前在國籍監管中存在的一大問題恰恰就是相關部門各自為政現象嚴重而缺乏聯動。“這導致各部門間信息不共享,難以做到全面有效的監管。”喬新生建議,公安、外交等相關部門應盡快建立聯動機制,通過建立信息聯網機制等實現信息共享,做到無縫對接,也應建立國家統一的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比如某人在進出境時攜帶可疑物品或大量資金,出入境部門就可以立刻把相關情況列入數據庫以便公安機關進行后續排查。
除了加強國內各部門的聯動,任建明還建議應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間的聯系和信息共享,“可以先和美國、加拿大等中國人常去的國家建立聯系,通過信息共享機制等了解相關人員在國外的具體身份情況及資產狀況,有助於更好的了解偵查”。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2014年6月中國已經與美國在金融信息上基本達成了共享協議,中國居民在美國金融機構所開賬戶的賬號、相關收益,乃至開戶人姓名和住址等信息都將對中國政府公開透明,“這是很好的契機,將對雙重國籍的監管起到積極作用”。任建明說。
除了相關部門加強管控力度,受訪專家表示修改國籍法也是刻不容緩。宋全成認為國籍法中應明確強調:因加入外國國籍而喪失中國國籍后,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戶籍注銷,並制定相應的違規懲處措施。“要讓人們意識到在中國保留雙重國籍是嚴重的違法行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喬新生則建議,國籍法的修改應與出入境管理法、居民身份証法等相關法律相結合,這樣可以做到相互支撐,互補聯結,加強執法部門的實際操作性,對戶籍問題進行全面監管。
是否放開雙重國籍仍是未知數
談及雙重國籍的清查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中國是否應逐漸放開雙重國籍限制。喬新生向記者透露,在國籍法的修改討論中,是否應承認雙重國籍也一直是各界爭論的焦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90個國家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地承認和接受雙重國籍,另外一些國家大多持默認態度,既不承認本國公民的外國籍,也不因此而剝奪其本國國籍,中國則是少數明令禁止雙重國籍的國家。
其實關於中國放開雙重國籍的呼聲一直較高,在全國兩會上也有包括山東大學校長韓聖浩、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建農等多名政協委員就此發表過提案。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最希望放開雙重國籍的是那些已經擁有外國國籍的商界人士。
2001年加入加拿大國籍的陳思進是某國際金融財團全球投資部風險管理資深顧問,他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目前很多在國外發展很好的華人都希望能回到中國投資,不僅因為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思鄉感情”也促使他們想要建設自己的家鄉。
但由於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他們以外國人的身份到中國投資和進出都面臨諸多困難,這使得很多人都放棄了這個念頭,“這實際上也是中國建設發展的一大損失”。陳思進說。
“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中國其實可以考慮逐步放開雙重國籍,這將有利於大量引進海外華裔人才、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但宋全成強調,這種放開不是全面放開,而是有條件的放開,像一些技術人才、商業精英經過申請可以承認他們的雙重國籍身份,既方便了其在國內生活發展,也為中國的發展做出貢獻,打造雙贏局面。
任建明對此表示認同,他建議可以效仿港澳地區,彈性處理華人國籍問題,像借鑒針對港澳台同胞的《回鄉証》制度,給外籍華人頒發《外籍華人回鄉証》等。“對於政府官員和政協委員等則應堅決禁止雙重國籍,因為這不僅涉及到國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治忠誠等問題,一旦放開更會給官員貪腐留下操作空間。”任建明說。
(原標題:清查雙重國籍意在反腐)
文章關鍵詞:雙重國籍裸官貪腐戶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