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微眾銀行主攻互聯網人群 試水“先消費后付款”

金彧

2015年01月14日07:5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摘要]分析認為,微眾銀行利用大數據征信等放貸,是對傳統銀行的攪局和挑戰,能夠倒逼銀行創新。

  1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到訪,讓尚未正式對外營業的互聯網銀行“火”了起來。李克強敲下電腦回車鍵,卡車司機徐軍就拿到了3.5萬元貸款。這是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完成的第一筆放貸業務。

  “那是微眾銀行的重要時刻”。昨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內部員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很遺憾,當時人太多,沒有跟總理握手的機會”。

  這是微眾銀行的第一項業務:無抵押貸款。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主打“個存小貸”。有別於傳統銀行,微眾銀行既無營業網點,也無營業櫃台,更無需財產擔保,而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發放貸款。自去年12月28日上線以來,微眾銀行並未公開怎麼“玩轉”互聯網銀行,留給外界諸多猜想。上述微眾銀行員工直言,“這些信息目前尚屬機密信息”。分析認為,微眾銀行利用大數據征信等放貸,是對傳統銀行的攪局和挑戰,能夠倒逼銀行創新。

  主攻互聯網人群

  我們是銀行?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我們是互聯網銀行!這是深圳前海微眾銀行2014年12月28日上線的官方網站標語,帶有濃厚互聯網氣息。“科技、普惠、連接”也是這家銀行的主題口號。

  據新京報記者此前了解,微眾銀行計劃於1月18日試運行,4月18日正式對外營業,這將是去年獲批民營銀行中首家試運行的銀行。微眾銀行監事長李南青近期對媒體的表態亦証實此說法。

  昨日,記者登錄了微眾銀行(We Bank)官方網站,目前並無PC入口,用戶需掃描二維碼才能了解微眾銀行信息,顯露出濃厚的移動互聯網味道。從官網上的信息來看,未來微眾銀行或將圍繞“食、行、玩、社交和財富管理”幾大板塊進行重點布局。

  不過,微眾銀行官網隻有介紹各大業務的動畫說明,尚無具體辦理業務的導航條。

  分析人士表示,雖然微眾銀行目前還沒有發布任何產品,也沒有透露產品計劃,不過從這個簡單的官網可以看出,微眾銀行的目標用戶主要為“互聯網人群”。

  毫無疑問,主發起人互聯網巨頭騰訊無疑是微眾銀行互聯網基因的注入者。

  據該行人士介紹,微眾銀行的最大股東騰訊掌握大量客戶,該行將利用這種優勢,向個人客戶銷售零售產品。微眾銀行將打造“大平台”的概念,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做輕資產業務。微眾銀行目前沒有網點,未來可能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網點,但比較少量,會研究開多少個,也會更注重移動互聯網。

  工商資料顯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注冊資本金30億元,經營范圍包括吸收公眾存款,主要是個人及小微企業存款﹔主要針對個人及小微企業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以及票據、債券、外匯、銀行卡等業務。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發起股東共10家,主發起人騰訊的股份佔比為30%,另外兩家主發起人深圳傳統行業巨頭百業源和立業各佔20%,其余七位股東合計佔股30%。

  前海微眾銀行於2014年7月獲批,10月22日宣布成立,12月28日,官網正式上線,用戶需要用手機掃碼才能看到這家銀行的微主頁。

  首款產品試水“先消費后付款”

  “我對微眾銀行還是有期待的,它最有希望成為金融業的"攪局者",萬一攪局成功了呢?”昨日,一位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員對新京報記者如是說。

  該人士稱,高層到訪的背后,以微眾銀行為代表的民營銀行新勢力,正加速攪動中國銀行業160多萬億總資產規模的大池子。

  據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銀行法人機構已接近4000家,銀行業總資產超過160萬億元。銀監會此前表示,新設立一批民營銀行有助於為銀行業補充新鮮血液。

  新京報記者此前証實,由騰訊參股的微眾銀行計劃於1月18日試運行,4月18日正式對外營業,這將是去年獲批民營銀行中首家試運行的銀行。如不出意外,首批5家民營銀行都將在上半年開門迎客。

  據了解,在微眾銀行試營業期間,微眾銀行將通過內部分析和信息篩選,小范圍地邀請目標客戶群體參與試營業,並逐步增加受邀客戶的數量。試營業定向邀請的目標客戶,主要針對微眾銀行和騰訊集團內部的員工,目的是測試系統和產品的運營是否順暢,出現瑕疵立即修正。

  微眾銀行首先試水的是一款線上信貸產品“信用付”,即讓客戶在一些消費應用場景時,支持“先消費,后付款”,14天內免利息,類似於“京東白條”的業務形式,螞蟻金服前不久推出的“花唄”也是類似的信用消費貸款。

  去年7月,銀監會首先批准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和天津金城銀行等三家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去年9月份批准成立浙江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不過目前,僅微眾銀行宣布官網正式上線,其余獲批籌建的銀行仍沒有公布開業時間表。

  知情人士透露,溫州民商銀行可能將在本月中下旬開門迎客,銀監會給了6個月的籌建期,按照這個時間計算,如不出意外,首批民營銀行應該在上半年都會正式亮相。

  大數據放貸倒逼傳統銀行改革

  1月4日,微眾銀行首筆3.5萬元貸款發放給卡車司機。不同的是,卡車司機並未到現場,而是通過遠程“刷臉”實現放貸的。

  據報道,微眾銀行通過攝像頭對准臉部“刷臉”認証,軟件系統識別出身份,與公安部身份數據進行匹配后,通過社交媒體等大數據分析,軟件將對貸款人的信用進行評定,從而計算出貸款金額。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微眾銀行借助大數據和“刷臉”放貸,無需網點和櫃台,這是對傳統銀行的“有益探索和補充”。

  溫彬稱,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到來和客戶行為方式的變化,靠網點支撐業務發展的傳統銀行模式運營成本快速上升,銀行必須擁抱互聯網金融。不管是傳統銀行還是互聯網銀行改變的是渠道和效率,金融本質不會改變,所以最終還是取決於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能否滿足市場的需要。

  微眾銀行一位數據分析師表示,微眾銀行的數據來源被分為傳統數據、社交數據和暫未獲知的其他類數據。其中,傳統數據來源於銀行,分為儲蓄數據、貸款數據和信用卡數據﹔社交數據來源於微信、QQ空間、騰訊微博、理財通、騰訊游戲等平台上沉澱的文字、語音與圖像數據。

  1月5日,央行開閘放行民間征信。騰訊征信有限公司、阿裡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機構入圍。不難推測,以后騰訊坐擁的數億用戶的登錄頻次、在線時長、社交行為、購物偏好、交易方式、虛擬財產、賬戶流水等數據,都能為微眾建立征信系統與產品設計提供基礎。

  “微眾銀行利用大數據征信等放貸,的確是對傳統銀行的攪局和挑戰,能夠倒逼銀行創新。”昨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微眾銀行此舉與其自身定位有關,主打個存小貸。而騰訊坐擁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將其應用在銀行零售業務上,精准銷售,降低交易成本,是傳統銀行難以企及的。不過,傳統銀行的對公業務,則是微眾銀行無法做到的。

  郭田勇還表示,微眾銀行未來將微信支付,甚至微信聊天等作為大數據分析個人信用,讓他“不想玩微信了”。因為,這樣的大數據收集,讓人沒有了隱私。

  分析人士認為,無需擔保無需抵押,不出家門幾分鐘就能輕鬆貸款的網貸模式,或將引領一輪小額貸款高潮。在騰訊的攪局下,可以預見,小額信貸領域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格局將生變。

  

(責編: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楊穎受傷私照流出楊穎受傷私照流出
  •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 討薪女工家屬拒百萬元私了討薪女工家屬拒百萬元私了
  • 12306買票被告知無此車廂12306買票被告知無此車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