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1564.76億元 分析認為為應對資金外流年內將再降准 降息預期也升溫
廣州日報訊 (記者李婧暄)央行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部金融機構外匯佔款減少1564.76億元人民幣,降幅創下2007年以來之最,反映了當前出口進一步下滑,同時流動性趨緊。
分析認為,外匯佔款的大幅下降是美元走強、中國經濟增速趨緩帶來的影響,外匯儲備逐漸從富足變成短缺。隨著發達經濟體和貨幣政策分化加劇跨境資金的波動性,在此背景下,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狀況難以大幅改善,年內央行仍有可能下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1至2次以應對資金外流局面。此外,上周日的降准一部分是為了對沖外匯佔款的下降,同時市場在現階段將開始預期降息。
跨境資金流動是否顯著惡化?招商証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3月金融機構外匯佔款由正轉負,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在2月中國跨境資本流動數據點評中分析,雖然2月外匯佔款為正,顯示資金流入,但實際上當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54億元數據更真實體現外匯供求狀況和跨境資金情況。”
降准對沖資金流出
謝亞軒表示,一季度央行外匯佔款為-2520億元,金融機構外匯佔款-2227億元,兩者同向波動,顯示央行為了維護匯率穩定,在一季度出手干預了外匯市場。
整個一季度外匯佔款減少了大概2500億元,比去年同期大約是少增了1萬億元多一點。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存款准備金率和外匯佔款應該基本上是銜接的。但預計隨著我國經濟金融狀況的深刻變化,外匯佔款與存款准備金率調整之間的關系會逐步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