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热议:按重计量有消费歧视
对餐厅出此“省钱实惠”的政策,街坊却并不受落。已近下午2时,罗姨带着5岁孙女在该餐厅吃饭,罗姨告诉记者,进这家餐厅人还没坐下来就得带着孙女到秤上“过磅”,感觉怪怪的。5岁的孙女重34斤,收费18.7元。但这一顿午饭,孩子只吃了几片橙子和一个冰淇淋,“实在唔抵!”罗姨说。第一次带小孩来这里吃自助餐的罗姨表示,孩子玩多过吃,还要按体重收取孩子的费用的确“不可思议”。
一位刚刚吃完的男士临走看到门口的计价广告后,也好奇地自称了一下。该男士打趣道:“吃东西先称体重,怎么有点儿像牲口进了饲养场啊!”该男士重140斤,这顿饭按儿童的计价标准,得花77元,他笑着说:“瘦的着数多,胖的不要来!”
正在埋单的一位女士说,她的女儿才两岁,就已经36斤,平时主要以喝牛奶为主,这样的消费标准明显对儿童的胖瘦有“歧视”。“既然要按体重收费,为什么只针对儿童?食量和体重不一定成正比。”
物价局
只要明码标价
消费者可自行选择
据记者了解,与该餐厅消费在同一价位的其他自助餐厅普遍以儿童身高来定价,但各自定出的身高标准不同。有餐厅规定0.9米至1.3米的儿童按照成人消费标准的60%收费,还有餐厅按1.2米以下半价收费。这家餐厅按体重收费,体重26斤到100斤不等的儿童,最低和最高收费标准相差50多元。
记者咨询了12315消费者热线、12358广州市物价局热线。其中,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在顾客消费前已公示收费标准,并得到顾客的认同,那么这种收费标准就未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州市物价局热线则回复记者,“标价由经营者自行确定,只要明码标价,消费者可自行选择消费与否。”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餐厅就是用按重收费作为‘抢眼的噱头’罢了。”
(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