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市场知多少]诸葛秀芬:品类繁多行业需自律【6】--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春茶市场知多少]诸葛秀芬:品类繁多行业需自律【6】

2013年05月10日11: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茶叶市场出现许多茶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诸葛秀芬认为,对于同行业来讲,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出现在购茶者身上。因为,茶商一般都会把自己最好的茶叶推销给客人。在经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顾客进门就说,把最好的茶叶拿出来,当把最好的茶叶给客人看后,以价位在一两千元一斤的最好的茶叶为例,消费者实际给这款茶叶按200元一斤计算。

诸葛秀芬表示,诸如此类情况,平时很多。200元一斤,商家肯定亏了很多。跟消费者解释不成,这种顾客可能也就放跑了。但是,有的商家为了留住这个客人,用稍低一个档次的茶叶销售给消费者,来冒充说是高档次的。比如原来要价2000块的,消费者才买个300块一斤的情况,商家可能就拿个价值300块的茶叶给他。

谈及在平时的销售过程当中,诸葛秀芬也常遇到过这样的客人。她始终坚持,遇到这样的客人就做不成了,走就走了,采取这种很理性的处理方式选择放弃。

诸葛秀芬表示,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出,消费者对茶叶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匮乏的地方。


据诸葛秀芬回忆,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北京的马连道卖茶叶的商家没有几家,消费者觉得茶叶是没有成本的。经常有消费者说树叶子嘛,采下来就可以卖钱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茶商需要管理,采摘需要雇人,需要增加一些设备,这都是成本,一年下来肥料、管理虫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一笔财力和人力。前期的投入,应该说占的比重非常大。

针对记者提出之所以有消费者认为对这个行业并不知情的前提,才会闹出所谓以次充好的笑话。诸葛秀芬认为,原产地的茶叶可能产量没那么大,其他产地也生产这个茶叶,在口感上面因为有地域的特征,比如土壤、空气、环境都有很大的区别。离开那个地域,那款茶叶可能口感就不同了,那么成本上面,可能它也会下降很多。这期间,就会无形地增加很多的成本。

诸葛秀芬进一步解释称,茶叶基本上没有假的,只是说等级会略次一些。也仅仅是新茶、陈茶或者劣质茶这样一种概念。

所谓劣质茶,以“西湖龙井”为例,头采,二采,三采都属于高端茶叶,还有四采,五采属于中端茶叶,以此类推,茶叶的等级质量就次了很多,也就是逐步的在衰减。

针对是否存在“假茶叶”一说,诸葛秀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举例说,以“黄山毛峰”为例,如果离开那个地方,诸如产自浙江的毛峰,或者是江苏的毛峰,那么跟“黄山毛峰”它的口感绝对不一样。因此,也不能再叫“黄山毛峰”了。但是,它还是叫茶叶。

诸葛秀芬通过中国经济网向消费者表示,好的茶叶不在于其汤色有多么的浓郁,口味是最重要的。

目前茶叶市场上茶叶价格高低不均,有些茶叶价格高的离谱,有些茶叶价格廉价的难以置信,这都是和茶叶品质紧密相关。

诸葛秀芬表示,当前市场上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价格和质量上面的监管。比如,一款茶叶有可能卖2000块,商家可能卖了3000块。价格之所以会如此大的悬殊,主要因为由于监管是个空白,加价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畴。比如,上世纪7、80年代,8、90年代的时候都有政府指定的等级和价格。以茉莉花茶为例,从特级到6级,这都是有序的,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已经被“大龙豪”、“白毫银针”、“王中王”、“碧潭飘雪”,这些名字上听着很诱人的茶叶所取代了。

据诸葛秀芬介绍,茶叶的等级与销售环境也有关系,比如“碧潭飘雪”,如果在马连道可能就几百块一斤,若要拿到“燕莎”、“赛特”一些高档商城,可能就是几千块一斤。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