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具有滞后性
从理论上看,金融处在投资生产等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最前端,金融的收缩和扩张、金融资源配置和融资成本变化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对经济运行的效应具有滞后性。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亦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信贷高速扩张后,经济出现了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在2002年至2003年信贷快速增长后,经济又出现了第二个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最近一个例子是2008年至2009年,信贷出现超高速增长,信贷成本大幅降低,当时我国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经济保持了9%以上增长,2010年还再次登上了两位数增长的台阶。而反方面的例子是,2010年至2011年信贷增长明显降速,绝对量均比上一年减少,2011年至2012年的经济增长则逐步放慢。据测算,信贷增长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期约为2至4个季度。
2012年以来金融适度扩张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增速逐步回落,2012年以来金融已开始适度扩张。2012年信贷增量达8.2万亿元左右,比2011年的7.5万亿元和2010年的7.9万亿元都多。尤其是社会融资规模较2011年明显增加,达15.8万亿元。去年二季度以后,信贷和非信贷融资增速逐步加快,这将给今年的经济增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达5.0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18亿元。而信贷以外的社会融资增长则较为明显,达5.0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万亿元。尽管部分企业将借贷和发债资金投入信托、委托贷款等高收益资产套利,甚至不排除一些银行分支机构自导自演将信贷资金通过信托方式引入房地产企业的可能性。但由于此类套利行为存在较大风险、运作周期较长以及银行信贷和发债融资存在严格监管,融资虚增应该是少数,粗略测算虚增部分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大约不会超过一成。既然融资虚增现象较为有限,那么金融的适度扩张将有助于维持下半年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速逐季走低,但投资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速,上半年达到20.1%,这相对于7.5%的GDP增速来说,是不低的水平。尤其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较高,这与去年以来金融投入增长较快密切相关。综合各种数据判断,今年上半年多增的社会融资中大部分流入了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其中,平台贷款新增约40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3228亿元。同期房地产贷款增加了1.3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5600多亿元。上半年非信贷融资中的大部分也流入了这两个领域。
融资平台项目多是政府背景且有财政资金支持,资金使用效率往往不高;不少项目缺乏未来现金流,项目投资后进展缓慢,这使得平台获得融资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较为滞后。房地产投资容易受到调控和预期变化影响,投资行为有不确定性。然而,6月中旬以来,管理层推出了一系列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这已经或正在改变市场的预期,从而促进下半年这两个领域的投资行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预期稳定的情况下,继上半年获得较多融资后,房地产投资在下半年将加快步伐。伴随着一系列新的投资项目审批和启动,下半年的投资增速会小幅回升,预计全年可达20.4%,快于上半年的20.1%。
上半年新增的房地产贷款中,个人购房贷款占比达74.2%,近1万亿元,较去年大幅增长。这无疑会对下半年消费带来明显的推动,增加对家电、家具和纺织等产品的需求。今年3月以后,实际消费增速呈小幅回升态势,6月份虽同比小幅下降,但扣除物价和基数影响后,实际运行仍较为平稳。下半年在房地产和汽车等消费的带动下,消费依然能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