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场尚未从上周历史性“黑天鹅”事件——光大证券72亿ETF套利“乌龙指”中回过神来,这家证券公司又爆出固定收益部“乌龙指”,以超低价卖出十年国债,其内控风险再受质疑,市场再次一片哗然。
超低价出货为交易员乌龙指
昨日上午,光大证券的固定收益部交易再次摆乌龙,以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光大证券官网发布消息称,当天上午,其公司金融市场总部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报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0%(高于前一日中债估值约25个基点),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截至昨日发稿时,光大证券依然表示,“目前,我司正在与对手方沟通并协商处理。”
有固定收益交易员估计,光大证券交易员可能想以4.02%收益率买入12附息国债15,但将收益率误打成4.20%,并误将“买进”点成了“卖出”。有市场人士测算,光大为此将多付出11.557万元的“代价”。目前光大证券正在与对手方沟通并协商处理。
据Wind资讯行情数据显示,9时半左右剩余9年的12附息国债15成交了1000万元(面值),成交收益率为4.20%,比该笔交易的报买价足足高出16个基点。数据显示,该笔成交净价为93.9764元,若按当时4.02%(95.2778元)的最优报买价计算,光大证券该笔交易损失约超过11万元。
对于光大证券国债双边报价“乌龙指”的对手方,市场传言称对手是地处江苏扬州地区的江都农村商业银行。光大证券金融市场总部副总经理高宇昨日下午表示,仍在与对手方进行协商撤销交易,但尚未确定采用哪种方式。
违约不清算付券或影响信誉
12附息国债15(120015)为2012年记账式附息(十五期)国债,期限10年,于2012年8月23日发行,发行额为300亿元,发行价为100元,票面利率3.39%。
有分析称,4月份债市整肃风波后,央行和相关方面对银行间债券交易进行了规范。前者曾在7月9日下发通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债券交易应当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交易系统达成,债券交易一旦达成,不可撤销和变更。因此,光大证券该笔报价在挂出后,即便已发现问题,也无法撤回。但一般来说,类似明显偏离公允价值的报价,机构不会轻易去点击。
接受记者采访时,某深圳券商固定收益交易员表示,发生这种事情事实上概率并不高。“昨日光大卖出价高出市场价1.5%左右,超过1%的波动在债券市场已经很大了。‘12附息国债15’产品成交非常活跃,说实话报4.0%我都会入。”然而,光大证券选择违约不清算付券,肯定会对其市场信誉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十几万的损失在债券交易中是很少的,对于光大证券更是,但光大这次居然公告指明要协商撤销交易,在业内看来很欠缺诚信,既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该不愿意公开姓名的交易员表示。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分析表示,在10年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常见这种乌龙,但光大系接连犯错估计在当时外汇市场也少见。“那时外汇市场每日最高最低价价差正常在10个点以内,但隔段时间就出现100个点左右的价差,交易中心的人说是银行的交易员输入错误弄的,如把8.2765输成8.2675,当时有外资银行专门挂单捡这种漏。”
市场分析:今日复牌大盘承压
对于震惊市场的72.7亿“乌龙指”套利事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末初步通报表示,“在核查中尚未发现人为操作差错,但光大证券该项业务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缺陷,信息系统管理问题较多”。而光大证券在公告中称,已启动针对包括全资子公司在内的所有交易系统全面排查的工作,并将严格完善并落实系统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切实消除系统操作风险隐患。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此前表示,这是公司在创新转型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教训值得总结。未来各项业务风险管理端口要前移,全面评估各个方面问题,梳理风险点。并限额指标,实行总量风险控制。然而事件尚未消停,光大证券接连又摆出债券买卖乌龙,似乎暴露了操作系统以外的更多内控问题。
昨日A股开盘前,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为保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平稳处置8月16日因公司策略投资部门套利交易系统事故而购入的股票,以及为对冲风险而购入的股指期货合约,公司决定在制定并公告处置方案前,不会减持上述已持有的股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宣布,自19日起对其自营业务股指期货交易采取限制开仓措施,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稳定。
公告稍微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昨日沪深股指分别收报2085.60点和8285.72点,较前一交易日涨0.83%和1.44%。但光大证券将于今日复牌交易,市场分析认为复牌后光大证券股价将承受较大的压力,从业也很可能拖累大盘走势。
释疑
律师:是过错
就该承担责任
市场上对光大是否涉嫌操纵市场依然在议论纷纷,债券学者、德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柯荆民发表文章分析认为,即使证监会通过调查得知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成立,但光大证券的系统出现问题,无疑其行为存在过错。有过错就应该承担责任。
柯荆民表示,就国际惯例而言,一亿元以上的资金交易,通常要经过四级审批。光大一个交易员,就可以调动234亿的资金,发生这么大的损失,无疑在风控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柯荆民认为,受损的投资者有追偿的权利。此外,光大证券这次套利系统出错导致光大在交易过程中违反了证监会有关权益类投资与净资本的规定。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券商自营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的合计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100%。2012年,光大证券净资本为131.16亿,也就是其自营部门参与股票和股指期货的合计数额不得超过131.16亿元。但这次事件,光大证券自营部门的权益类投资,已经明显超过了证监会规定的法定比例,在合规方面存在重大问题。
不过,有曾在美国从事交易算法开发及实际交易的银行交易员分析指出,此次光大证券是首次将该套利算法进行实际交易,市场波动越大反而对此类套利交易越不利,因此“对市场中质疑光大证券操纵价格的说法不敢苟同”。上述银行人士表示,此次套利交易使市场波动如此剧烈,已经违背了光大证券的交易初衷。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