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唐山康复村村民贾秀云(左二)兴高采烈地领取节日慰问品。本报记者 雷汉发摄
2014年浦东新区外来建设者新春团拜会现场。 本报记者 李治国摄
本报记者吴陆牧(左三)走进社区街道采访受助的孤寡老人。 张海波摄
岁末年初,各地再度启动一年一度的集中“送温暖”活动。与以往不同,今年的送温暖活动,除了惯常的嘘寒问暖送钱送物,多了一些新意,即各部门更注重为困难职工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送温暖活动的重点就是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王晓峰说。为此,今年送温暖活动启动之前,各地工会对在档困难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核实,以做到走访慰问不漏一户、帮扶救助不留死角。
值得称道的是,随着送温暖活动的深入开展,活动已经突破了时间界限而向常态化转变,活动内容也从单纯的送钱送物等物质帮扶转向与送技能送就业等有机结合。各地各部门的送温暖帮扶活动也正在相互融合,并日渐成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陈 郁
重庆孤寡老人:
“你们就像我的儿女”
本报记者 吴陆牧
传统农历春节临近,社区的孤寡老人们家中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个年他们准备怎么过呢?1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街道金汤街社区,跟随社区居委会主任敖文英及志愿者队伍一起走进周光惠老人的家。
“大家又来看我啦,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年81岁的周光惠住在渝中区凉亭子8号的一栋老旧居民楼内。“老朋友”的到来,让她喜笑颜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已经在屋前屋后忙活了:有的拿出为她购置的春联和红灯笼,麻利地贴挂;有的拿起笤帚和抹布,为她收拾屋子;有的正在专心检查屋内电线;有的在厨房里为她包汤圆……
敖文英对老人低声耳语,“娘娘(重庆方言,阿姨),快过年了,大家心里都惦记着您。”听到这里,老人感动地流下了泪,紧紧拉着敖文英的手说,“你们有心了,这么多年,就像我的儿女一样照顾着我。”
周光惠丈夫去世多年,膝下无儿女,独自一人生活。现在住的这个屋子也是一个亲戚借给她住的。她说,社区的帮助让自己感受到家的温暖,自己也在为这个“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社区每个月给我627元的孤老生活补助,平日看病的花费也都报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周都会来看我,帮我做家务,逢年过节,他们还自掏腰包给我送来米、面、油和水果。”周光惠笑着说。
在金汤街社区,受到关怀和帮助的孤寡老人不止周光惠。敖文英告诉记者,金汤街是一个老社区,4000多户居民中孤寡和空巢老人就有123户,为了让老人们能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得到帮助,社区居委会采取党员“一对一”帮扶的形式,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对孤寡和空巢老人护理和帮扶。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