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养生骗局揭秘:卖家对老人嘘寒问暖 免费诱惑大【3】

2014年02月19日10:00    来源:法治周末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养生骗局揭秘:卖家对老人嘘寒问暖 免费诱惑大

  老年养生也“疯狂”

  “我并不是被商家忽悠才买了这么多。”傅老直言,相较于家人的不理解,他反而和那些销售人员更能产生共鸣,不管是不是出于推销保健产品的目的,他们一口一个“爷爷”、“大爷”和不停地嘘寒问暖,都让傅老很受用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3500元,1800元。前者是北京市民吴英79岁的老母亲宋敏每月的退休金,后者是宋敏老人平均每月花费在购买保健品上面的费用。

  “1800元这笔费用是我大致算出来的。”吴英一再向法治周末记者强调,实际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宋敏老人只是众多痴迷养生“大军”中的一员,在这批“大军”中,老年人是绝对的“中坚力量”。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曝出沈阳一位84岁的老人6年来共花费30万元购买保健品,其中约有5万元的保健药品甚至还没来得及吃,就已过期扔掉。

  以节俭著称的中国老人,为何一掷千金痴迷购买养生保健产品?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老年人痴迷购买保健品等“养生之道”,是因为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企图通过购买保健品得到一定的心理安慰,缓解焦虑。

  专家建议子女和政府社区应更多关照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分辨真正有效的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闭关养生”

  2月15日上午10时,当法治周末记者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名流花园小区宋敏老人的家时,得知老人此时正在楼上“闭关”。

  推开二楼西侧的一间房,记者便见到了端坐在棕红色皮沙发上的宋敏老人,老人从头到脚一套“全副武装”的架势着实让记者吓了一跳。

  只见老人双手平放搭在膝盖上,两只眼睛被白色的护眼贴“罩”住;鼻子里的一根塑料管,直接通向沙发旁放置的一台制氧机;沙发上放置的电动按摩球让老人的后背不时地晃动;脚下踩着的足浴盆中,黄色的药水还在不断地震动着。

  听到有人进来,老人并没有起身,只是礼貌地问候了一下,就再没有任何动作。宋敏的二女儿吴英见状忙将记者带出屋子,“我妈养生的时候不喜欢别人来打扰,咱们去外面等”。

  对于宋敏这样类似武侠小说中高手们的“闭关养生”,家里人早已见怪不怪。

  吴英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母亲大概在10年前就开始关注养生,到了70岁以后就接近了“痴迷”的程度。这样的“闭关养生”则是从去年开始“升级”的,如今每天都要进行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持续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这期间她不会做任何事情,家里人也从来不会去打扰她”。

  吴英说,母亲宋敏是一家印刷企业的退休职工,每月3500元的退休金对平时爱好不多、生活上也很节俭的母亲来说并不算少。“她的衣服和鞋都是在附近菜市场‘淘’的便宜货,不过在买保健品的问题上可从不含糊,非常舍得花钱,每月的退休金大部分都被用在了购买保健品上。”吴英无奈地摊了摊双手。

  说话间,屋门被打开,宋敏老人手中捏着两个刚被贴完的眼贴走了出来,“贴完眼睛就是舒服多了。”老人边说边弯腰将眼贴扔进垃圾箱,随后拍了拍记者的肩膀,“你们这些年轻人工作忙,平时太费眼睛,也应该试试这眼贴,贴完绝对好用。”

  “这是什么眼贴?有什么用?”见记者来了兴趣,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些许笑容,开始向记者介绍起这款眼贴。

  可能是这个话题触及到了老人的“兴趣点”,她越说越兴奋,干脆直接拉起记者的衣角,示意记者跟她到另一间屋内“详谈”。那里,存有她大量养生保健的“设备”,算得上是家中的一个“小养生堂”。

  原标题:养生骗局揭秘:卖家对老人嘘寒问暖 免费诱惑大编辑:吴章勇 来源:法治周末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孙博洋、刘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