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1月1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上証指數再度逼近2000點,而同期創業板指數創出9月以來新低,中小板指數更是創出年內新低,個股在本周殺傷力十足,投資者情緒慘淡。管理層一句“市場下跌監管層也負有一定責任”,一時間讓市場聯想不斷。但面對殘酷現實,投資者罵罵咧咧,監管層壓力沉重,我們不禁要問市場究竟怎麼了。
A股投資者常說市場有“三個底部——政策底、經濟底、市場底”。政策底往往伴隨著救市動作,如匯金增持、交易稅收減免、管理層喊話鼓舞投資信心等等。在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已多次目睹,應該看到“政策底”已出。
同時經濟在9月份出現企穩跡象,近兩月的PMI數據重回50榮枯線上,發電量環比增加明顯,BDI指數持續回升,經濟企穩確定性大增,“經濟底”也基本已成。
此時,市場的跌跌不休讓投資者沮喪,一些價值投資者和機構管理人紛紛表態“鑽石底”、“玫瑰底”,但殘酷現實讓這些言論成為笑談。如果市場的“經濟底”和“政策底”都已明朗,那麼,不斷的下跌一定是市場本身出現了巨大問題。
我們認為:“流動性成為掣肘目前A股市場的主因”,有數據表明,今年A股整體交易家數相比去年增加了8.5%,但總市值26萬億,反而減少了0.46%,說明整體水位下降嚴重。目前流通市值近17萬億,而券商保証金、股票型基金、社保、保險可直接投入資金總和不足7萬億,即使我們已流通籌碼50%的控股不參與市場流通做測算,弱平衡市場也至少需要近10萬億的資金配比。簡而言之,A股在2010年進入真正全流通后,供求關系的失衡是越來越嚴重。
監管層在今年特批500億美元QFII、2700億人民幣RQFII,規模之大創歷年記錄。但我們依然認為速度過慢,同時進入資金仍規定大部分投向債券市場,對股市流動性改善如九牛一毛。
此時,症結已明朗,之前我們反復提及IPO制度改革、解禁股東制約等等,都主要為了解決供求的嚴重失衡。面對羸弱的股市,我們想說,估值很合理、便宜的股票也不少,但想說愛你依然很難。
“一個逐日干涸的池塘,即使裡面養的是罕見金龍魚,其命運也難免讓人擔憂,更何況要追加投資”。此時,休養生息,放水養魚是股市的唯一出路,我們期盼“市場底”早日到來。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