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市空間巨大 馳援A股--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市空間巨大 馳援A股

傅蘇穎

2013年03月11日08:29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証監會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今年要繼續加快推動長期資金入市,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一方面要繼續鼓勵境外養老金、慈善基金、主權基金等長期資金增加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提高市場對外開放水平﹔另一方面,要推動本土機構投資者隊伍的發展壯大,為本土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實際上,監管層近兩年來,一直都把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當作一項重點工作。

  在本土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推動方面,如放鬆了對券商與公募基金的投資管理,放鬆對券商開設分支機構的限制,允許証券投資、証券咨詢、私募基金等非証券經營機構未來可申請變更為專業化的証券公司,降低了証券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証券基金管理機構三類機構直接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的門檻,同時支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內符合條件的財富管理機構發行上市。

  中國証監會近期公布的QFII名錄顯示,1月份証監會新批6家機構QFII資格,至此,QFII總數增加到213家。據悉,2011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審批QFII資格的速度明顯加快。根據証監會公布的名錄顯示,2012年共有72家機構獲批QFII資格。截至今年1月31日,已經有177家QFII獲得共計399.85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在監管層的大力推動下,數據顯示,2012年投資者的結構有所改善, 2012年末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17.4%,比上一年提高了1.7%,個人投資者所佔的比重下降了1.2個百分點,一般法人所佔的比重下降了0.5個百分點。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我國機構投資者的比重仍然較低。

  統計顯示,在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持股將近30%,交易額85%以上都是由散戶貢獻的,而接近80%的個人投資者都是虧損的。在英國,個人投資者數量佔全部投資者的比重隻有不到10%,美國這一數據為15%,法國和日本比例也很低,甚至和中國類似的發展中國家印度個人持股佔比也才12%。

  監管部門認為,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的一大原因是散戶在股票交易中佔主要地位。因此,有關決策層提出了“必須以最大的決心和最艱苦的努力來改變這種局面”的方向性指示。

  在今年提交全國“兩會”的一份提案中,民建中央建議,壯大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隊伍,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佔比應達到60%∼70%,但機構投資者隊伍的擴張必須與市場容量相匹配。

  分析指出,即便如此,由於我國機構投資者佔股市比重仍然較低,今后在監管層的穩步推動下,以及中國股市低廉股價的足夠吸引力下,未來外資入市的空間依然巨大。

(責任編輯:楊曦、楊波)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