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57億定增引入外資零售巨頭牛奶國際的全資孫公司,此番大手筆讓人好奇牛奶國際究竟是何方神聖。
從相關資料看,牛奶國際是一家領先的泛亞零售企業,是大名鼎鼎的英國怡和集團的成員。截至2013年12月31日,牛奶國際經營著超過5800家店鋪,包括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藥妝店、家居用品店及飯店,旗下品牌包括惠康、7-11(Seven-Eleven)、美心等,2013年銷售額超過120億美元
不少人看到這裡可能有些糊涂了,牛奶國際、怡和集團、7-11,前兩家公司怎麼和7-11扯上關系了?7-11不是一家日本企業嗎?
這是個有點繞的問題。事實上,對目前的7-11比較准確而全面的描述是,這是一家由美國祖宗創立,目前由日本父母控股並在全球聯姻的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企業。
1927年,美國南方制冰公司(1945年改名為南方公司)成立,其所屬零售店鋪在出售冰塊的同時,還應顧客要求嘗試銷售牛奶、面包和雞蛋,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方便。這些零售店鋪就是7-11便利店的前身。經過一系列並購,20世紀40年代南方制冰公司已擁有約70家這樣的店鋪。1946年,南方公司將下屬所有的便利店統一更名為7-11便利店,意即“早上7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紀80年代,美國南方公司控制的7-11連鎖店達到鼎盛時期。與此同時,原來只是美國南方公司區域代理的日本7-11也在迅速崛起。1973年,伊藤洋華堂出資向美國南方公司購買區域代理權成立日本7-11,到1989年,日本7-11店鋪數達到3954家,銷售額為780億日元。不過,由於多元化投資失敗等原因,美國南方公司盛極而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南方公司申請破產。
這給了日本7-11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機會。1991年,伊藤洋華堂和日本7-11共同與南方公司簽訂了股份環購協議書,絕對控股了南方公司,並參與了南方公司的經營管理,使南方公司走出困境。1999年美國南方公司正式更名為7-11有限公司,業內通常稱之為美國7-11。
另一方面,在世界上其他地區,當地的強勢零售巨頭也通過獲得美國南方公司的授權而在當地運營7-11便利店。例如,在中國台灣地區,7-11是由統一企業旗下的統一超級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於1979年引進運營﹔在馬來西亞是由馬來西亞成功集團經營,在泰國是正大集團經營。而在中國大陸地區,華南是由獲得美國南方公司授權的牛奶國際於1992年開始經營,京津冀地區由日本7-11控股的公司於2005年開始運營,上海則由台灣統一企業集團於2009年開始運營,重慶則由新希望控股的公司運營,等等。
從上述7-11的發展擴張過程可以看出,日本7-11可謂后來居上,能夠及時抓住歷史賦予的稍縱即逝的機遇,收購控股美國南方公司,最終控制了全球7-11便利店的台前幕后運營大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在美國南方公司主導時期還是日本7-11主導時期,7-11都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裡,自己沒辦法主導的就授權比自己更強更適合的來主導,並在參與協作的過程中盡量慢慢滲透學習乃至最終反客為主、實現控制。
對於正處於全球化征程的中國企業來說,7-11的發展史和控制權演變史可謂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發展過程中專業化與多元化的交鋒,也可以看到企業抓住機遇通過海外並購實現跨越發展的敏銳,還可以看到跨國企業海外市場的開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