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券時報
聚焦降息沖擊波
銀行業績短期將受降息沖擊 中長期影響趨正面
上周五央行宣布降息以及存款利率上限浮動區間擴大當晚,上市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立即宣布存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執行。次日,多家銀行跟進。
業內人士表示,降息短期內將導致銀行業息差收入下降,明年淨利潤將受明顯沖擊。不過,這對實體經濟利好,未來將進一步促使銀行差異化經營,中長期來看,銀行業料因此獲益。
姜洋:抓緊研究提出注冊制改革方案
証監會副主席姜洋日前在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表示,証監會將結合《証券法》修訂工作,抓緊研究提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
同時,証監會簡化了境內企業到境外上市審核程序,為包括新興產業企業在內的境內企業到境外上市創造條件。截至今年10月底,內地新興產業企業在境外直接上市50余家,籌資總額約190億美元。同時,支持B股上市公司以介紹方式到境外市場上市,已核准麗珠醫藥等企業以介紹方式到香港上市。
降息改善資金面預期 強化A股向好基調
上周,証券市場迎來了兩大重要事件,一是滬港通正式開閘,二是央行時隔兩年多首次降息。市場行情大體呈先抑后揚的走勢,這種走勢無疑跟上述事件有著密切的聯系。
滬港通開閘前,市場對藍籌股充滿期待,因此資金對以銀行為首的藍籌股爭相追捧,連中國銀行這種大盤股都罕見漲停。滬港通正式開閘后,被寄予厚望的藍籌股似有“見光死”的跡象,這是導致大盤指數無大作為的直接原因。
滬港通開閘首周 RQFII小范圍試水
滬港通正式運行,香港的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小心翼翼,部分基金開始小規模動用滬港通額度。而第一周,投資於A股的大型ETF管理資產規模相對穩定。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香港一家基金公司了解到,該公司旗下的RQFII-ETF已開始參與滬港通。據該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只是小范圍試水,經過一段時間嘗試后再逐步擴大規模,並計劃轉出RQFII額度用作其他投資。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