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4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A股市場演繹出從“熊”到“牛”,從“瘋牛”再到“慢牛”的逆襲。下半年以來,在藍籌股活力四射的攀升中,大盤不斷上演著逼空行情。投資者在驚呼“瘋牛”到來同時,也不斷感慨著“滿倉踏空”。那麼,伴隨大盤“瘋漲”的個股集中在哪些行業呢?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昨日,上証指數累計漲幅達49.23%,其中有1093隻個股累計漲幅跑贏大盤,佔兩市交易個股總數的42.30%。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牛股主要集中在銀行、非銀金融、鋼鐵、交通運輸、國防軍工、計算機、公用事業和建筑裝飾等八大行業,其跑贏大盤個股數佔行業成份股比例均達到或超過50%。今日本版特對以上八行業及其龍頭個股進行分析解讀,並挖掘其投資價值,以供投資者參考。
銀行
整體市盈率6.63倍左右
在銀行板塊16隻成份股中,截至昨日有15隻個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跑贏大盤(滬指同期漲幅為49.23%),佔比93.75%,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截至昨日,板塊整體漲幅達到54.84%﹔具體來看,有6隻銀行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70%,跑贏上指証數20個百分點以上,分別為:中信銀行(101.17%)、南京銀行(86.61%)、光大銀行(81.35%)、交通銀行(76.33%)、寧波銀行(73.96%)和民生銀行(71.69%)。
分析人士表示,銀行股作為低估值高現金分紅類股的代表,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閘后資金開始熱捧銀行板塊。同花順數據顯示,12月23日,在成交活躍的前十大滬股通標的股中,有5只是銀行股。
另外,融資客巨資買入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近期銀行板塊上揚,融資融券標的銀行股上周五融資余額相對11月3日增幅均超一倍,以中信銀行為例,11月3日,該股融資余額為6.99億元,12月5日這一數據躍升至10.16億元,而上周五該股融資余額更是高達15.88億元,而中國銀行最為典型11月3日該股融資余額為4.48億元,而上周五這一數據便飆升至61.11億元。
從板塊估值來看,在行情啟動的11月初,銀行板塊整體市盈率約為4.68倍,經過近期上漲,板塊整體市盈率升至6.63倍左右,相對其它板塊而言,其估值優勢仍明顯。另外,銀行板塊強勢表現,與國家近期出台多個利好政策有一定關系。11月30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全文公布了《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12月8日銀監會向部分銀行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另外,日前央行決定將非銀同存計入存貸比,釋放一定信用空間。
對於銀行板塊未來投資機會,平安証券表示,2015年銀行股資金面及題材催化仍有看點,1)員工持股計劃放行﹔2)金融混業化趨勢加快﹔3)MSCI指數納入中國A股。個股方面,推薦興業銀行(資產價值重估空間較大+金融綜合化經營標杆),華夏銀行、招商銀行(估值較低+股息較高),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估值較低+員工持股計劃催化預期)。
非銀金融
保險估值優勢突出
在非銀金融板塊36隻成份股中,截至昨日有33隻個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跑贏大盤(滬指同期漲幅為49.23%),佔比91.67%,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二。截至昨日,板塊整體漲幅達到119.25%﹔具體來看,有23隻非銀金融股年內股價翻番,其中有10隻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150%,它們分別為:宏源証券(275.61%)、太平洋(272.02%)、光大証券(251.39%)、長江証券(238.78%)、興業証券(225.51%)、國元証券(200.74%)、華泰証券(184.40%)、中信証券(154.82%)、東吳証券(153.22%)和西部証券(150.84%)。
券商股經過前期暴漲,板塊整體估值較高,最新動態市盈率在50倍左右,需要警惕回調風險,但由於今年各股指迭創新高,增量資金持續入市,成交額日益放大,券商股今年業績確定性向好,年度業績翻倍幾成定局,靚麗業績有望消化其高估值﹔中銀國際表示,從中期來看,戰略性看好券商,由於對后市看法樂觀,券商仍然是投資龍頭品種。大券商看好中信証券、海通証券、廣發証券﹔中等券商看好長江証券﹔小券商看好錦龍股份、西部証券、太平洋。
今年以來,保險行業基本面正持續轉好﹔8月中旬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12月初中國保監會印發《關於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另外,有多位業內人士預計,健康險稅收優惠政策將於近期出台。對於保險板塊投資機會,中銀國際表示,今年的險資投資收益率會有較大改善。隨著資金持續向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集中,保險股仍然具備較長期的投資價值。而銀河証券則表示,相對於券商股而言,保險板塊目前估值明顯較低,繼續推薦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及中國人壽。
創投方面,注冊制推進程度超預期,多層次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新三板未來融資和交易方式將進一步豐富化。這些變化,將給創投公司提供更為靈活的退出方式,加快退出節奏﹔創投行業景氣度將有所回升。東方証券表示,建議關注創投類公司包括魯信創投、錢江水利及大眾公用。
鋼鐵
行業盈利加速回升
數據顯示,鋼鐵板塊內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共有25隻個股累計漲幅跑贏同期大盤,佔比為75.76%,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三,板塊年內整體累計漲幅為80.41%。
在這25隻個股中,撫順特鋼、馬鋼股份、物產中拓、首鋼股份、新鋼股份、華菱鋼鐵、太鋼不鏽、安陽鋼鐵累計漲幅達到或超100%,分別為:387.57%、134.52%、116.14%、109.27%、107.42%、103.61%、100.88%、100%。
值得關注的是撫順特鋼,公司是中國重要特殊鋼生產基地,也是中國國防軍工產業配套材料最重要的生產和科研試制基地,有“中國特殊鋼搖籃”的稱號,並擁有中國首批認定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公司主要產品模具鋼、汽車用齒輪鋼、高溫合金和軸承鋼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0%、35%、40%、10%。目前公司以高溫合金、高強鋼為代表的“兩高”產品中國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位居中國第一。齒輪鋼的市場佔有率居中國第一位﹔模具鋼的市場佔有率居中國第一位﹔汽輪機葉片鋼為中國獨家生產。
對此,光大証券表示,鋼鐵將是接力金融和建筑類股上漲的有力板塊。看好以鋼鐵為主的周期性中游產業的主要理由是:1.石油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利好中游產業的成本改善﹔2.包括降息在內的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有利於鋼鐵有色等重資產行業財務成本下行﹔3.多家中游產業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業績已經出現同比反轉﹔4.7年多熊市期間多家上市公司已通過努力改善了企業治理﹔5.鋼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行有利於產業內小企業盡快出局,以市場化的機制淘汰過剩產能﹔6.政府通過提高環保標准等行政手段治理產能過剩,有利於上市公司發揮規模優勢。7.2014年,政府在電力、煤炭、水泥等行業已經出台明確指導政策,2015 年將擴散至其他重工行業,行業內並購重組可期。8.“一帶一路”、基建投資等中央政策打開了鋼鐵企業的發展空間。
從發展現狀看,行業盈利加速回升,由於原料端過剩更加嚴重,鋼鐵產業鏈利潤從2012年10月份開始向冶煉端轉移,市場人士表示,未來這一“剪刀差”趨勢將得以維持,這也是行業盈利改善的基礎。大中型鋼廠負債總額3.4萬億元,其中銀行借款佔38%,若再降息一至兩次,可減財務費用百億元以上。預計2014年大中型鋼廠利潤超280億元,2015年有望超過500億元。
在概念股選擇上,廣發証券表示,看好鋼鐵行業投資機會,重點推薦盈利更加確定、估值水平更低、流動性更好的龍頭:寶鋼股份、鞍鋼股份、河北鋼鐵、馬鋼股份、太鋼不鏽、新興鑄管等﹔同時關注受益於國企改革的新興鑄管、寶鋼股份、杭鋼股份等。
交通運輸
航空板塊迎投資機會
數據顯示,交通運輸板塊內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共有58隻個股累計漲幅跑贏同期大盤,佔比為67.44%,板塊年內整體累計漲幅為71.52%。
在這58隻個股中,營口港、唐山港、飛馬國際、招商輪船、深高速、中遠航運、廈門港務、天津港、中國遠洋、連雲港、天津海運、龍江交通、寧波港、大眾交通、中國國航等累計漲幅超100%,分別為:360.67%、232.87%、167.17%、164.05%、155.79%、127.92%、126.94%、122.61%、120.3%、119.31%、104.03%、102.79%、101.57%、100.59%、100.17%。
2014年,交通運輸板塊在政策紅利頻出與周期性反轉預期的雙重刺激下實現大幅反彈。從各子板塊觀察,航運與航空運輸子板塊估值中樞大幅提升,市場預期運力增速下滑,需求增速企穩,供需差收窄將維穩運價,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帶動成本端大幅改善,利好明年業績﹔北海港盈利上升主要受北部港灣資產注入影響,其余港口業績稍有下滑,公交和港口具有顯著的區域化特征,受區域性政策影響較大,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中日韓自貿區、天津自貿區、福建自貿區、廣東自貿區都帶動區域內所涉股票估值的抬升﹔高速公路、鐵路和機場經營模式較為穩定,估值抬升較慢,股價上漲更多是追隨業績提升。
自2014年6月20日以來,油價步入快速下跌通道。其中,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超過30%,跌破 2012年6月份的低點。本次油價下跌,是繼2008年后的又一次超過30%以上的下跌。而這對交運板塊形成重大利好。
其中,有分析人士表示,基於以下原因部分航運企業正脫離虧損區間。1.燃油成本佔比達30%至40%。燃油一直是航運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佔運輸成本比例在30%至40%左右。2.油價下降可顯著提升航運公司毛利率。假設油價同比下降20%,航運公司運輸業務毛利率有望提升5至8個百分點。3.按照2014年半年報,主要航運公司毛利率維持在0至10%左右的水平。油價下滑一定程度上可使得部分航運公司脫離虧損區間。從燃油成本佔比的彈性上看,中海發展、招商輪船和中遠航運的燃油佔比均超過30%。此外,如果油價持續維持在低位區間,不排除中國原油進口量出現上升,這對國內油運公司亦構成利好。
在概念股選擇上,廣發証券表示,航空業供需關系有改善空間,期待票價上浮帶來的利潤增厚 。2015年航空業供需關系有望改善,國際航線主要看簽証政策利好與出境游高增長帶來的需求拉動﹔國內航線主要看“三大航”持續的供給收縮。春節過后,若供需關系改善預期得以兌現,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看好行業龍頭“三大航”,首推南方航空。
國防軍工
享受雙重制度紅利
2014年,國防軍工股的高歌猛進令人眩目,截至上周五,板塊整體漲幅達到63.15%(按申萬一級行業指數計算)。同時,據《証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國防軍工板塊29隻成份股中有18隻個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跑贏大盤,佔比達62.07%,居申萬一級行業第五名。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截至上周五,跑贏大盤的18隻國防軍工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50%以上,其中股價翻倍的個股有6隻,包括航天動力(168.48%)、成發科技(129.11%)、中航黑豹(129.03%)、成飛集成(121.08%)、四創電子(114.34%)、廣船國際(100.65%),而北方導航、中航飛機的期間累計漲幅也達到了96.75%和91.19%。
從上述情況不難看出,2014年軍工企業受益於軍隊體制改革和國企深化改革雙重制度紅利,各大軍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受益明顯,尤其是產品具備戰略意義、企業具備絕對壁壘的裝備龍頭。
對於軍工股持續被看好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行業相關政策利好和重組事件便開始持續不斷地推出,另外,激勵機制改革、軍工國企改制上市、事業單位改革、民參軍等國防軍工產業市場化、軍工資產証券化政策也在不斷推進當中,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一年多來逐步發酵的“一帶一路”主題讓市場看到了其賦予軍工板塊的更深層次意義。為了能確保領域合作的落實,構筑國土安全發展屏障成為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隻有軍事強大才能有足夠的底氣去尋求更大范圍資源和市場合作的重大戰略。“一帶一路”保駕護航正需要軍工承擔起這樣的歷史使命,軍工行業正展現出一幅巨大的宏圖。
而隨著2014年A股即將收官,不少券商已緊鑼密鼓的傳達著市場對2015年軍工板塊寄予的更高期望。
中信証券指出,基於國防戰略轉變,未來5年至10年軍費開支有望維持在10%以上增長﹔武器裝備採購投入預計有望維持接近15%的增長,驅動主要為軍工企業穩健增長。未來3年至5年軍工行業預計將發生科研院所改制、員工持股、軍品定價機制改革、軍民融合等一系列大變革,這些變革將逐步提升軍工企業經營效率,從而帶動業績實質性增長,不斷催生軍工行業投資機會。
銀河証券也表示軍工行業2015年將繼續面臨較好的投資機會,維持“推薦”評級。依據研究所改制及重組、行業重大改革、行業持續成長三個角度,重點推薦中國重工、航天動力、長城信息、四川九洲等。
行業並購成常態
計算機
公用事業
估值修復行情開啟
數據顯示,公用事業板塊內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共有53隻個股累計漲幅跑贏大盤,佔比51.46%,板塊年內整體累計漲幅為67.28%,在這53隻個股中,節能風電、中材節能、東方能源、國投電力、國禎環保、華電國際、穗恆運A、建投能源、甘肅電投、重慶燃氣、內蒙華電、深圳能源、涪陵電力、中山公用、國電電力、黔源電力、深南電A、湖北能源、新能泰山等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100%。
值得注意的是節能風電,公司專業從事風力發電項目開發、投資管理、建設施工、運營維護,控股股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最早介入風電領域的央企之一,公司為中國節能惟一風電開發運營平台。公司先后中標並示范建設國家第一個百萬千瓦和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新一輪國企改革序幕,盡管目前國家層面的國企改革方案尚未公布,但從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文件來看,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框架愈發清晰,地方政府推動國企改革的積極性非常高,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發布了本地國資國企改革相關文件,重點包括發展混合所有制、薪酬體制改革、股權激勵以及推動國有資產証券化等。對於公用事業類企業來說,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國有資產控股,隨著混合所有制的推進,未來可能會逐步出現一些國有企業向民營企業轉讓股權,甚至控股權的現象。另外,隨著“43號文”對地方政府舉債的限制和土地出讓金的減少,地方政府通過增加國有企業經營效益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願望越發強烈,地方公用事業平台未來存在資產注入預期。
在個股選擇上,長江証券表示,“水十條”出台在即,其主要方向是工業水處理,供水安全性和污水排放標准提高,水務運營板塊短期存在主題性投資機會,推薦首創股份,武漢控股。污水處理后排水提標在即,污水處理設備將出現投資機會,給予水處理設備“推薦”評級,推薦碧水源,津膜科技,中電環保,萬邦達。北方開始進入霧霾頻發期,這給大氣治理股帶來主題投資機會,同時今年下半年以來,火電廠環保壓力加大,脫硫不達標機組進入改造高峰期,京津冀地區推出5毫克的除塵超淨排放標准,除塵改造和更新需求增加,推薦龍淨環保,菲達環保,雪迪龍。
建筑裝飾
兩主線布局后市
今年以來截至昨日,建筑裝飾板塊表現比較搶眼,期間累計漲幅跑贏同期大盤的個股有31隻,佔板塊內成份股比例為50%,板塊年內整體累計漲幅為108.22%,其中,中國交建(261.15%)、中國中鐵(248.44%)、中國鐵建(227.43%)、中鐵二局(213.14%)、北新路橋(198.50%)、中國中冶(189.52%)、中國電建(168.13%)、葛洲壩(151.60%)、中國建筑(124.40%)、中泰橋梁(102.43%)和中化岩土(102.25%)等11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0%。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是戰略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海外工程經驗豐富、在相關區域已經布局、海外業務佔比高的公司有望受益更多,尤其是建筑裝飾類公司受益最大,行業龍頭企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四季度以來,發改委密集批復了各類基建項目。自10月1日以來至今,發改委共批復了49個基建項目,項目涉及鐵路、機場、公路、城市鐵路等,投資總額近1.4萬億元。其中,10月16日,發改委批復新建玉溪至磨憨等三條鐵路項目建設,總投資額近千億元﹔10月22日,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了三條鐵路、五個機場項目,總投資額約1500億元﹔10月30日,批復了新建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等三項鐵路項目,總投資額2476.3億元﹔11月5日,批復了新建南昌至贛州等七條鐵路建設項目,總投資額近2000億元﹔11月15日,又批復了銀川至西安等5條鐵路建設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500億元。
對於板塊內投資機會,中投証券表示,可從兩條主條布局后市機會:首先,自上而下僅從估值修復彈性角度:看好行業估值較低、管理和地產開拓能力十分優異但未被市場充分認識的建筑龍頭中國建筑﹔海外基建增速明顯、“一帶一路”受益央企藍籌標的中國交建﹔海外業務復蘇、國企改革可能超預期的中材國際﹔海外拓展堅決的海洋工程龍頭海油工程。第二,自下而上僅從轉型堅決、業績真成長角度看:建議配置大環保戰略發展的三維工程﹔深入國企改革、環保轉型的輕工程龍頭中國海誠﹔新能源轉型帶動高業績成長的粵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