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大宗商品寒流來襲 銅市供應過剩危機重重

2015年01月16日08:36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大宗商品寒流來襲!銅市供應過剩危機重重

  繼國際油價出現下跌后,國際銅價在2015年年初也出現大幅跳水,年初至今累計跌幅已經超過10%。由於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下游消費端疲軟,銅市場正面臨供給過剩的壓力。多數業內人士對於2015年的銅價走勢不樂觀,但預計在當前價格水平上短期內還難現減產潮。

  供需關系嚴峻

  繼1月12日LME銅價跌破6000美元大關后,1月14日銅價遭遇大幅跳水,一度跌至5353.25美元/噸。

  銅價在年初出現崩盤,一方面折射出油價受挫后投資者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更反映出在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銅消費放緩、供求矛盾突出的現狀。

  “從供需角度看,2015年從銅精礦產出的精銅是近幾年最充分的一年,而中國需求增速繼續下滑,加劇了全球精銅過剩。”國泰君安期貨分析人士直言。

  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數據顯示,2004-2011年世界銅礦產量年均增速僅為1.9%,但2012-2013年銅礦產量出現大幅增長,與2011年相比增量超過200萬噸。2014年銅礦產量增長有望超過80萬噸,2015年增長有望接近140萬噸。

  根據平安証券的測算,2014年與2015年全球銅供應增速有望達到5%,而消費增速在4%左右。銅供應過剩壓力仍在,並將從銅精礦向精煉銅傳導。

  “下游需求特別是中國銅消費放緩是對銅價利空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位銅業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銅需求放緩主要源自電網投資放緩、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等因素。

  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份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為11.9%,較2013年同期19.5%的增速明顯放緩﹔電網投資1-11月份累計同比增速為2.6%,也低於去年水平。

  消費端的低迷令銅需求量難以出現明顯增長。據業內人士介紹,電力、空調制冷、交通運輸行業仍然是銅消費的主流。國泰君安期貨研究顯示,電網上游主要的銅杆線企業產能利用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僅華東地區銅杆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相對穩定在80%附近,而華北和華南地區的綜合產能利用率則一路下滑。

  “銅消費整體增速在回落。”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不僅是國內,從全球宏觀經濟的趨勢來看,未來的增長預期都不是十分樂觀,工業金屬需求前景較為暗淡,未來銅業供應過剩格局將明顯體現在庫存增加上。

  短期難現減產潮

  隨著銅價下跌、行業供給過剩,銅生產企業的經營壓力正在不斷加大。但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的銅價水平上,短期內還難現減產潮。

  “2012年到2013年大多數銅礦產量增長,主要來自於產能利用率和礦石品位提高,並不是來自新的礦山供應增長。如果2014年所有投資計劃都能實現,全球銅礦產能在未來幾年將增長640萬噸。不過,目前已經有部分計劃推遲到2017年以后,還有不少投資計劃已經被取消。”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華泰長城期貨提供的信息,由於銅精礦價格持續走低,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將不會增加產量,2015年計劃生產品位20%以上的銅精礦8萬金屬噸,與2014年持平。此外,年產能為20萬噸的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金昌冶煉廠,2014年生產電解銅約15萬噸,與2013年相比下滑2萬噸。

  據測算,當銅價處於5000美元/噸時,全球將有四分之一的銅生產商因現金流問題而出現減產。“當前水平的銅價並不足以導致生產商大幅減產。”平安証券分析師認為,目前低銅價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部分擴產項目與成本較高的礦山上,比如智利規模較小的銅礦、品級下降的老礦山以及中國、贊比亞一些礦山。

  事實上,業內對於銅未來生產及需求也存在一定分歧。就在去年年底,必和必拓曾宣布,將關注重心轉向銅,並力圖提升銅的產量。

  未來預期較低

  隨著近期銅價出現明顯調整,業內人士對於銅價在2015年的走勢並不樂觀。

  “繼油價暴跌之后,基本面同樣偏弱的銅的價格在相對高位,在心理上有下跌的需求。”華泰長城期貨分析師表示。

  早在2011年2月時,國際銅價曾達到10190美元/噸的歷史高點。但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內銅價基本呈現震蕩下跌的走勢。在2013年2月時曾達到8346美元/噸的階段性高點,而在2014年12月最低跌至6230美元/噸附近,兩年內累計下跌幅度超過20%。其中,2013年跌幅為7.17%,2014年跌幅擴大至14.78%。自2015年年初以來,國際銅價的累計跌幅已經達到10.17%。

  “過去兩年國際銅價階梯式震蕩下行,重心不斷下移﹔滬銅走勢則長時間受國內消費增速下滑的影響。”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許勇其表示,從中長期看,國際銅價的重心將逐漸下移至5800-6000美元/噸,倫銅波動區間在5200-6300美元/噸,對應滬銅價格在38000-46000元/噸。預計2015年的銅市跌多漲少,價值重新回歸。

  安信期貨分析人士也表示,銅價金融屬性回歸基本面,供給過剩已成定局。伴隨原油價格腰斬,銅價出現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幅調整,這並非事件因素導致,而是價格重心步步下移,銅價跌勢已經形成。

    

(責編: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楊穎受傷私照流出楊穎受傷私照流出
  •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南非佳麗世界小姐奪冠
  • 垃圾焚燒廠邊2年25人患癌垃圾焚燒廠邊2年25人患癌
  • 北京去年37家會所整改北京去年37家會所整改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