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業創新效益初步顯現,創新業務穩步推進,創新效果凸顯。
在昨日舉行的“第9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暨首屆場外衍生品論壇”上,証監會証券基金機構監管部副主任李格平表示,隨著一批鼓勵創新政策的陸續發布,期貨行業創新活力逐步釋放,這些政策措施的實施,為行業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目前,期貨公司股權融資獲得突破性進展,多家期貨公司IPO上市取得實質性進展,還有很多公司正在准備IPO上市和新三板挂牌。
李格平介紹,期貨業創新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截至3月末,全行業總資產、淨資產、淨資本、客戶權益分別是756億元、634億元、465億元和30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18%、5.3%和47%﹔一季度全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淨利潤同比增長61%,期貨資管和投資咨詢等創新業務收入佔比穩步提高,創新效果逐步現象。已有105家期貨公司獲得了期貨資管業務資格,產品數量從去年底的1183支增加到1233支,規模增長到171億元,增長20%。尤其是“一對多”資管產品從無到有,目前已經發展到124支,規模有18億左右。
此外,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的業務平穩發展。已經有41家期貨公司設立風險管理子公司,截至去年底,子公司現貨倉單近期和遠期交易規模超過370億元,33家風險管理子公司實現業務收入1981萬元,淨利潤823萬元,多家子公司通過估值期權等方式,提供了定制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可以預見,創新業務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李格平同時表示,期貨業創新效果整體符合預期,但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例如資管產品在參與期貨交易過程中,交易行為趨同,在臨近交割月時,有市場波動,特別是風險管理子公司在合作套保業務過程中,風險控制不足,呈現出了大額違約損失情況,這些問題需要加以研究和完善。
李格平說,期貨公司要明確自身的基本定位和目標,不能盲目創新,不能以損害客戶利益和損害市場的健康發展為代價來創新和發展。期貨公司要加強創新業務的風險控制,確保風險可控可測,要注重資本補充和人才培養,夯實創新基礎,要提高自主創新意識,圍繞自身的定位開展創新。
他同時透露,監管部門也適應行業創新發展的新形勢,目前正在實施依托中央監管信息平台,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的監管新機制,明確以機構部為主協調,期貨市場、金融中心為數據中心,派駐機構和行業協會、交易所各負其責監管機制,同時,依托大數據的優勢,構建在期貨經營機構的動態監測系統,整合“五位一體”的監管資源,提升監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