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收入暗藏真實貨幣
“90多萬億元的貨幣供應量,除了考慮到貨幣化因素之外,必須要考慮黑灰色收入的問題,這部分資金很多時候都是通過現金及等價物的形式存在的。”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周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事實上,官方從來沒有對黑灰色收入進行過統計,分析主要來自於民間研究機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2007年和2010年先后完成兩個灰色收入課題研究報告。
根據王小魯研究,以2008年為例,居民儲蓄總額大致為11萬億~11.5萬億元,而不是按照國家統計局以住戶調查數據顯示的3.5萬億元,如果把消費的遺漏也加起來,則2008年遺漏的收入規模大概是9.5萬億~10萬億元,這部分資金即隱性收入,規模為9.3萬億元。
不少研究隱性GDP的學者認為,由於這部分收入來源不正當,往往通過隱藏的方式進行保存,比如說通過文物或現金或黃金的方式存在。在中紀委查處的諸多腐敗案件中,涉案人員除了通過房產等方式隱藏資產之外,家中隱藏的現金、文物等也是一種不容易被偵查到的方式。
“我們知道貨幣供應量M2不僅和經濟總量及通貨膨脹有關,還與貨幣乘數有關,這就是費雪方程式MV=PQ(編者注:M為貨幣量、V為貨幣流通速度、P為價格水平、Q為交易的商品總量),隱性收入解釋了GDP可能被低估、被隱藏,而由於其沒有很高的貨幣流通速度,即便M很高,也不會引發惡性通脹。”一家知名機構首席經濟學家這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