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會萌生的創業激情
作為農場的創辦人,三人都是80后,最“年長”的昌耀堂也才32歲,談起3人的創業經歷,別有一番曲折。
3人都是仙桃人,2002年大學畢業后都參加了工作。昌耀堂做過連鎖超市部門經理,也做過醫藥公司經理,手下最多時管理6家超市﹔王海濤在山東一家公司做業務主管﹔華農動物學專業畢業的王平則身兼多家養殖場的技術顧問,工作10年,3人都成了老鄉眼中羨慕的白領,可隨他們的創業夢想沒有熄滅。
2011年10月,昌耀堂回鄉探親,同學聚會談到昔日的理想,3人都覺得必須要趁年輕做點什麼。
席間,有人談到當地有不少人正在從事養雞,但效益並不太好,同時也有人抱怨,現在到處想買到真正的土雞蛋實在太難,超市賣的也不放心。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憑借多年的銷售經驗,昌耀堂立刻意識到這裡面存在巨大的商機,他將想法和王平、王海濤商量后,得到兩人的認可。
經過資料搜集和分析,3人確定了進行中草藥土雞養殖,這在國內屬於新興產業,在仙桃是第一家。
明確目標后,3人同時遞交了辭職報告,忍受著家人的不理解,一頭扎進農村,進行艱苦的創業。
“6月26日,星期二,暴雨一天。辛苦了半年,我們三兄弟的雞場終於建好了,昨天晚上小雞進場了,看著這些小家伙,心裡非常激動,也很緊張。我們都放棄了自己的專業,自己的工作,做自己完全不懂的養殖業,現在想想心裡空蕩蕩的(都不知道家人是怎麼同意的),很不踏實(雖然我們的前期准備已經很足了)。下了一天暴雨,氣溫降的厲害,為了保証小雞溫度,我們幾個人忙了整整一晚上,現在真是困得要命。”
這是昌耀堂養雞日志的第一篇,這份日志一直在堅持更新,隨時匯報農場的情況,並定期上傳土雞的生活照片,目前已經更新了近百篇。
這種新穎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網友圍觀,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有志於此的網友討論,這份日志儼然成為中草藥散養土雞的論壇,各種與之相關的問題都會被提出討論。
昌耀堂告訴記者,之所以在創辦農場伊始就弄了這個日志,其實也是受到以前營銷手法的啟迪,現在很多人對這種方式養殖的土雞不了解,也心存疑慮,為了打開市場,他們在小雞尚未長成產蛋前,就利用網絡進行宣傳,一方面讓網友熟悉、了解這個新生事物,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每天更新土雞的成長過程,可以讓網友了解整個生產流程,對這種產品產生信任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