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出爐 企業投入動力不足--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出爐 企業投入動力不足

柴華

2012年12月06日14:42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將提升民眾的“幸福感”作為執政的重要目標,對許多人來說,幸福感與生活的各項保障是分不開的。咱們找工作的時候,一家單位的待遇如何,除了工資之外,福利如何,肯定是一個重要標准。

  昨天(5日),平安養老保險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中國工運研究所聯合發布了“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這是我國首個聚焦企業員工福利保障的指數研究報告。

  據了解,這個“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首次的調研范圍涵蓋了中國內地30個省(區市)、64座大中城市、4000多家企業,主要是通過對企業員工和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的實名制網絡調查和企業入戶調查等方式,形成一個數據庫,然后用不同的條件篩選計算出的各種分項指數,來觀測中國企業員工福利的現狀。

  研究數據顯示,今年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為65.37,反映出目前國內員工福利還是處於基礎滿意水平。因為,指數發布方表示,這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其中有一個分項指數,企業員工福利保障廣度指數(也就是員工福利保障覆蓋的人數范圍),這個數字是61.33,被認為是員工福利保障指數中最為薄弱的環節,表現為法定社保大家幾乎都有,但補充福利保障覆蓋的人群就小得多,獲取的門檻也高。

  從分項比較上看,企業間差別較大。首先不同的行業感受明顯不同,十大分類中,金融|銀行|保險、能源礦石|石油化工和醫藥生物|醫療保健等行業的員工福利保障指數是排名前三位的。又以金融行業最高,多項指標超過70。相反廣告|印刷|傳媒類行業則排名墊底,深度、企業效益評價等指標都不足60。

  同時報告還顯示出,不同類型的企業員工福利保障也有顯著差異,其中外企滿意度最高,接下來是國企,民營企業墊底,港澳台資企業劇中,差距也是70以上與不足60的水平。

  調查顯示,企業員工對於住房、養老、醫療等基礎項目的需求最大,主要集中在這些項目。60%多的人都希望提高住房公積金和商業補充保障水平﹔另外有46.5%的人希望增加非保險的福利。

  不過,企業在投入上的動力顯然沒有這麼足,隻有42.5%的受訪企業表示會增加員工福利保障的投入,而有20%多的企業明確表示不會增加。而這其中,企業自身財務狀況以78.5%的比例成為制約企業讓員工“幸福”的最大障礙。

  除了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65.37,還有一個數字值得關注——70.15,這是企業員工對所享有的福利保障狀況滿意評價指數,按照這個數據看,大部分企業員工對自己享有的福利是比較滿意的。

  昨天,我們也通過中國之聲和新聞縱橫實名微博做了一個調查,請企業員工來晒晒他們都有哪些福利,我們來看看:

  幸福的天使郁菲:我們的工作單位福利還蠻好的,每三個月發一次勞保,有衛生用品和洗衣用品,本地人有保險,外地人每人每月一百塊錢,中秋也有錢和月餅,過年還有過節費,春天還去黃山旅游兩天,三八婦女節發兩件羊毛衫。

  但是我們也看到,參與調查的絕大多數網友對自己的福利是不滿意的。

  肥花增朵:在國企工作。雖有五險一金,但我現在除了住房公積金退房貸,其他啥也看不到。加班,單位文件科級以上員工沒有加班費。一年三個節多發一千五,其余什麼都沒了。對付飛漲物價,九牛一毛。對公司福利很不滿意!

  替上帝難過:參加工作五年了,第一年福利,雖然少,基本的還在。第二,三年勞保還在。這兩年不用提了,干活的工具都開始自己制備了。

  三克快樂:在私企工作,每星期都超過40小時的勞動時間,加班不給加班報酬。沒有年假,沒有節假日,沒有高溫費,不按時開工資。

  秋日永城:哎!新進的員工沒有什麼福利啊 什麼都是打對折的。

  壯牛-文刀三壽:作為廣西南寧的一位普通民營企業職工,雖享受著公司的種種所謂福利,但並不幸福!其一,福利並不是自己願意要的或值得要的﹔其二,很多的福利並不能讓員工感到真正幸福。

  “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應該說只是聚焦中國企業員工福利待遇的第一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也指出,由於指數編制還是第一次,所以數據之外其實體現出員工保障的另一個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楊燕綏:這只是一個在企業范圍內的調查,所以比較滿意,但如果我們要做外部的一個社會調查,把企業員工跟公共部門一比較,我想就不是這個數了,那肯定是不滿意了。為什麼?因為公共部門基本上自己是不繳費的,但我們以后再做,不可能永遠不比較啊,實際上這是隱藏的問題的。

  而對於怎樣去消除公共部門和社會企業在福利方面的差距,以及如何提高企業員工的福利水平,楊燕綏說,多渠道籌資和員工福利的並軌、公平化,可能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執政期間實現:

  楊燕綏:首先要取消身份界限了,就是你不管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在企業,你該徼社會保障稅,該准備個人養老儲蓄,該繳納醫療保險,大家都要做,我覺得這個可能十八大后會解決的。工資總額20%去繳養老保險,企業是竭盡全力了,相當多的企業不逃避就是非常有社會責任感了,十八大提出來了建立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資金,那可以說保障稅,有各種市場融資啊,自儲公助啊,有六大籌資工具,現在我們主要是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所以企業費率就太高了,當然我們用六大工具,而不是僅靠這一個工具,企業負擔會下降的。

  (記者柴華)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