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2月10日電(記者王原、有之炘)海關總署1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00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8%。其中,出口18499.1億美元,增長7.3%﹔進口16503.7億美元,增長4.1%。業內人士指出,2012年全年外貿增速“保十”恐難實現,但外貿份額全球佔比仍將保持增長。
外貿目標或由“保增長”轉向“保份額”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391.3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1793.8億美元,增長2.9%,大幅低於10月的11.6%﹔進口1597.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貿易順差196.3億美元,亦較上月的320億美元明顯收窄。
作為經濟增長的驅動因素之一,出口同比增速在九、十兩個月連續維持雙位數增長之后再次下滑。11月2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實現外貿增長10%左右的目標確實很困難,我們還將千方百計繼續盡最大努力來保持外貿的穩定增長,特別是要努力提升我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份額,使份額也保持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從商務部近期的表態可以看出,對實現全年外貿10%目標強調得少了,而對貿易份額的強調則在增多。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此前表示,要完成今年的外貿目標很困難,目前商務部已將目標調整為全年對外貿易量在全球總貿易量中佔比不減少。這可能表明,中國的外貿目標正由“保增長”轉向“保份額”。
國泰君安分析師薛鶴翔預測,2012年全年出口同比增長8.1%,進口同比增長5.3%,貿易順差2200億美元。
數據印証企業去庫存進入“下半場”
今年以來,進口增速多月下滑至負增長進一步印証工業去庫存狀態。進口的下降意味著企業的需求疲軟,這是企業去庫存的理性選擇,即在去庫存時,減少原材料的採購,從而減少進口。
年初以來,由於生產需求回落對工業生產的影響,部分行業、產品的產能超過需求,形成非正常庫存,與出口相關的行業矛盾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鋼鐵、工程機械、紡織服裝、有色、煤炭等行業明顯加速去庫存,雖然各行業去庫存進度不一,但總體判斷,這輪去庫存已經進入到“下半場”。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存貨量低於1億元的隻有4家。分析人員指出,短期來看,要消化如此高的庫存,僅靠傳統市場,恐怕力不從心,中國服裝企業可能需要更多考慮其他新興市場,比如東盟及非洲大陸。
杭州杭派女裝商會秘書長孟平指出,對於服裝企業來說,冬裝銷售量幾乎佔到全年銷量的一半,所以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有用冬裝去博取利潤的想法,去庫存步伐明顯加快。
政策促產業邁入“世界工廠2.0版”
成本加大、外需減少,也讓大批外貿企業在內憂外患中求生存。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部分外資品牌也將其在華制造工廠外遷。
以耐克為例,在2000年全球銷售的耐克鞋中,有40%產自中國,13%產自越南﹔而現在,越南制造的耐克鞋比例為41%,中國制造的耐克鞋的比例為32%。財經評論員葉檀指出,低端產業正在從中國的中西部進一步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安邦高級研究員賀軍認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是全球產業體系變化的結果,不會輕易被削弱。從迄今的例子看,中國轉移出去的生產制造環節,大部分是低端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對成本因素非常敏感。隨著中國的多種成本上升,這些產業環節必然轉向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不斷在全球尋找“成本窪地”。
即將於12月17日起實施的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進一步改進和調整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的通知》,簡化了多項行政審核程序,將大大減少直接投資項下的行政許可事項,有利於降低社會成本,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出台的促進外貿外資穩定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助於近期我國進出口增長態勢回升,利好中國投資環境。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依舊較強,目前中國大力推動的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有助於在全球產業鏈條上提升層次,邁入“世界工廠2.0版”。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