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芳曼
經濟放緩,就業緣何創新高(年終形勢述評)
1202萬人喜捧新飯碗——今年我國就業交出亮麗答卷,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數量超過歷史同期,就業穩中向好。
盡管經濟增速已連續7個季度放緩,但就業市場的良好表現,讓數億勞動者擁有穩定的收入,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如此佳績,放在全球更是搶眼。外媒評價,“在全球經濟增長為3年多來最慢的情況下,各地勞動者都在憂心自己的飯碗,除了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地方——中國。”
就業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此番經濟放緩,為何就業似乎未受影響?
東方不亮西方亮,城鎮新增就業創9年新高
2012,就業走過極其復雜的一年。年初,“用工荒”是勞動力市場的主題詞,企業主紛紛喊“缺工”。年中,部分媒體報道的“返鄉潮”引發擔心,莫非2008年就業難將重演?貫穿全年,各界人士一直擔心經濟放緩拖累就業。
現在,就業表現終於可以讓人鬆口氣。1—11月,城鎮新增就業1202萬人,同比增長4%。這一數據,不僅意味著年初國家確定的目標——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提前高標准完成﹔還意味著,城鎮新增就業創9年來的新高成定局,去年我國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21萬人,是2004年以來最佳。
有人懷疑,就業真這麼好嗎?
如果去廣東、浙江等地探訪,估計多數人會產生疑慮。黃女士在浙江寧波經營一家小企業,制作服裝領標和水洗標。前兩年生意旺時,雇用了近50人。今年,企業訂貨量銳減,工人走了不少,現在隻剩不到20人。這種狀況,在東部中小企業並不罕見。
但中西部又是截然不同的情形。“不愁市場,就愁招不到工人。”劉先生是成都一家制鞋廠的老板,為兩個西班牙品牌做代工,也生產自己品牌的女鞋。“今年新招了200多人,原計劃再招100個,招不上來。”這裡號稱中國“女鞋之都”,近3年承接大量沿海轉移項目,年產鞋超1億雙。
這就是今年就業最鮮明的特點:“東方不亮西方亮”。由於反差強烈,單看東部或西部,都難免如“盲人摸象”,片面估計全局。
東部就業在減——城鎮新增就業前11個月同比小幅下降0.2%,佔全國比重為44%,下降1.7個百分點。
中部穩中有增——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增長4%,最高的月份增長11%。
西部異軍突起——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增長11%,最高月份增長23%。
按省份統計,就業增幅最大的5個省份都在中西部﹔減幅靠前的5個省份中,4個在東部。
有增有減,增的部分不僅彌補了減的部分,還帶動總量向上攀升、創出新高。
企業更珍惜勞動力,就業暫未受經濟干擾
通常,經濟好、就業旺,經濟下行,就業困難。今年就業走出一條與以往不同的曲線,背后有哪些因素?
“經濟一直在增長,只是增速下降,這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說。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7.7%。與過去10年10.7%的平均增速比,回落態勢明顯。但這只是增速放慢,不是負增長。7.7%放在全球,仍算 “高增長”。“隻要經濟在增長,就會持續釋放崗位。”
就業是經濟的派生需求,但在時間上並不同步,存在“滯后效應”。當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時,不會在第一時間輕易裁員。
2008年末,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時期,不少企業曾大量裁員。到2009年下半年,經濟企穩回升,企業不得不以更高的工資水平組織新一輪招工。“現在有經驗了,能堅持還是要堅持一下。”周千紅是福建一家服裝企業負責人,他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從9月起,經濟顯現出筑底回升跡象,這更讓企業產生良好預期。
人社部對全國1.1萬家企業的監測顯示,全年未出現大規模裁員現象。6、7月份返鄉農民工數量有所增加,但往回走的同時也往外出,到第三季度末,農民工外出務工總數增長1.8%。
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對勞動力供求對比產生影響。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數據,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已處於頂峰,其中16—24歲的年輕勞動力開始減少。
政策對就業的促進作用,同樣不可忽視。我國“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實施10年,“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得到普遍認同。在沿海部分企業出現困難時,地方政府普遍實施“穩崗”政策,為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提供崗位補貼、資金支持等。今年以來,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發放額度增長了71%。
“這絕不是說經濟增速放緩對就業無影響。”莫榮表示。一方面,如果經濟增長更快,就業表現會更好。另一方面,經濟放緩對就業的影響還未結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得不到改善,裁員將不可避免。
促就業的增長最珍貴,轉方式是努力方向
經濟放慢腳步,就業依舊穩定,這會給人以什麼啟示?
“過去常說經濟要‘保8’,認為GDP增速保持在8%以上,是創造必要崗位、滿足新增就業需求的基本條件。今年的狀況,有助於大家更好地把握經濟增長與就業間的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說。
有時經濟增長很快,但對就業帶動不明顯,甚至會出現“無新增就業的經濟增長”。其中關鍵是就業彈性。就業彈性指經濟增長每變化1個百分點所對應的就業數量變化的百分比。就業彈性可以調節,主要取決於經濟結構等因素,與政策導向密切相關。
今年就業的不俗表現就有結構因素。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表示,前幾年我國重化工業項目上了不少,一個項目上百億元的投資,對GDP拉動明顯,但對就業影響甚微。“現在這類投資大幅減少,對GDP有影響,對就業無關緊要。”
讓人樂見的是,在前三季度7.7%的GDP增速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43.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而這正是吸納就業多的領域。
“有利於就業的經濟增長最珍貴。”不少專家指出,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就業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都會面臨嚴峻挑戰,必須保証經濟適度增長。同時要看到,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日趨突出,部分高校畢業生發愁“就業難”,一些企業則感嘆“招工難”。化解總量矛盾和結構矛盾,更重要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包括實施創新驅動,讓制造業從“微笑曲線”的中間即加工環節向兩頭即研發、營銷環節拓展,釋放更多崗位需求﹔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高端服務業,更好地對接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的勞動者。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更高質量的就業”這一新目標。如果經濟轉型能順利推進,使勞動力從目前相對集中的勞動密集型二產向勞動密集型三產、技術密集型二產、資本密集型二產轉移,將有助於勞動者實現高質量就業。
讓我們期待就業數量質量的雙提升! 本報記者 白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