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經濟前景趨於樂觀
○制造業一直是本輪美國經濟復蘇中的亮點
○仍然受困於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下行風險之中
編者的話
2012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國際經濟形勢以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繼續發酵、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及“財政懸崖”懸而不決、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放緩為主要特點,世界經濟發展前景仍存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人們看到,傳統西方發達國家的主導作用顯露出下降趨勢,由包括金磚五國在內組成的二十國集團正在全球經濟治理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表明,世界新秩序正在緩慢形成中。在這一過程中,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及時抓住機遇,贏得挑戰,關系到我國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本版從今日起連續刊登本報駐外記者採寫的年終國際經濟形勢述評,以便有助於國內各界了解外部形勢,有效應對。
美國經濟在2012年的基調是“從緩慢到溫和”:第一季度增長率1.9%,第二季度增長率下滑至1.3%,第三季度增長率升至2.7%。由於美國大選和“財政懸崖”帶來的不確定性,颶風“桑迪”的打擊,市場預計第四季度增長率將回落到二季度的1.3%。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美國政府部門、大型銀行和著名智庫等機構對美國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在1.9%至2.2%之間。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邁著緩慢的步伐穿越2012年走向2013年,處於經濟完全復蘇前夜的“階段性疲軟期”。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經濟溫和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個人消費回暖﹔二是房地產市場繼續溫和復蘇,自住型購房者重返市場,房屋銷售持續增長,房價穩中有升﹔三是私人企業保持盈利能力,制造業溫和擴張﹔四是美國國內能源價格特別是天然氣價格維持相對低位,降低了生產和生活成本﹔五是美國全年通貨膨脹率維持在2%的溫和水平。
消費開支約佔美國經濟活動總量的70%,是衡量美國經濟走勢的重要風向標。消費者信心指數1月份為61.1,2月大漲至70.8,之后連續4個月下跌,到6月份跌至62.0,隨后連續5個月上升,到11月升至73.7,為2008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顯示消費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看法趨於樂觀。今年1至9月份的消費信貸總額,除7月份略有下降之外,其余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個人消費回暖。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份美國商品零售總額為41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8%。
今年以來,美國房地產市場總體走勢積極,美國多數地區的住宅市場持續改善,住宅銷售和建筑活動繼續增加,房價趨穩或出現回升,待售房屋數量減少,商業地產市場穩中有升。其中,佔據整個住宅銷售量85%份額的舊房銷售持續增長,部分地區增幅明顯。新屋銷量保持從去年9月份開始的上升趨勢,開建與營建許可數量基本呈上升趨勢。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又進入了上升周期。
制造業一直是本輪美國經濟復蘇中的亮點。今年年初制造業延續了擴張勢頭,1至5月,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發布的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在50榮枯分界線上方,大部分地區的產出和訂貨均有所增加,服裝、機械設備、石油及煤炭產品等行業一直處於擴張之中。6月份,制造業結束連續34個月的擴張,PMI降為49.7,出現自2009年7月以來首次萎縮。9月份PMI為51.5,結束了連續3個月低於50榮枯分界線以下的萎縮狀態,當月有服裝和初級金屬等11個行業實現擴張。10月份的PMI升至51.7。但好景不長,11月意外降至49.5,為3年多來最低水平。分析人士認為,近來美國工業生產等領域出現了減速跡象。
就業市場方面,失業率從1月份的8.3%,逐步降至9月份的7.8%,10月份微升至7.9%,11月份降為7.7%,是2008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雖然颶風“桑迪”重創了制造、零售、休閑、住宿等行業,導致11月份損失了8.6萬個就業崗位,但是11月份的非農就業人數增至14.6萬人。失業率下降和非農就業人數上升,顯示美國就業狀況穩定改善。
通脹水平整體適度。全年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2月、8月和9月環比上漲幅度較大,分別為0.4%、0.6%、0.6%,原因主要是汽油價格同期上漲幅度較大。但是截止到10月份的過去12個月裡,美國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為2%,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設定的2%的警戒線持平,顯示今年的通脹壓力總體適度。
在金融市場方面,信貸需求小幅增長,一些地區消費者購房和汽車貸款需求增強。美國銀行業今年持續復蘇,今年第三季度美國銀行業利潤總和為376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了23億美元,為連續第13個季度同比增長。截至目前,今年美國共有50家銀行倒閉,少於去年同期的90家。
今年以來,美國貿易赤字基本上呈現下降態勢,1月份的貿易逆差526億美元,由於出口增幅大於進口,到9月份縮窄至415億美元,為2010年12月以來的最低點。
由於今年以來經濟增速放緩,年中就業增長緩慢,失業率依然維持高位,美聯儲在6月份宣布把原定於6月底到期的賣出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的“扭轉操作”延期至今年年底,以期通過壓低長期利率來刺激經濟增長。10月和12月,美聯儲連續出台第三和第四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每月將購買總額達85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証券(MBS),繼續執行扭曲操作,並將超低短期利率維持到2015年年中。此間經濟學家們認為,雖然量化寬鬆政策在促進就業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由於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新興市場增長放緩,美國“財政懸崖”催生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對投資和消費決策造成了不利影響。
2012年即將過去,美國經濟仍然受困於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下行風險之中:一是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是美國當前最大的風險,“財政懸崖”或引致巨額財政緊縮,美國兩黨激烈的政治博弈沖擊市場信心﹔二是就業市場未實現真正復蘇,雖然失業率有所下降,但是長期失業人數並未下降,越來越多美國人選擇離開就業市場,目前的勞動參與率隻有63.6%,而一年前則是64%,480萬美國人的失業期已經超過6個月,青年失業問題嚴重,美國仍然面對巨大的技能萎縮和勞動力流動性下滑風險;三是美國外圍環境並未明顯改善,中短期內的經濟增長動力隻能依賴於國內因素。
展望2013年美國經濟表現,高盛認為經濟危機將在2013年終結,2013年也將成為增長動力不足的最后一年。高盛預測,2013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率仍在2%以下。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