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受訪者對明年放假不滿 挪假致過度疲勞(圖)【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七成受訪者對明年放假不滿 挪假致過度疲勞(圖)【2】

孫震

2012年12月18日07: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專家建議通過轉移支付來鼓勵企業給員工放假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應該恢復“五一”黃金周,再增加兩個法定假日。今年的法定假日大多在工作日,為了一個小長假不得不連上七八天班的情況將反復出現。“小長假能做的事一般周末也可以做,多出來的一天隻有量變沒有質變,根本達不到黃金周的效果。而我國10年之內,難以完全落實帶薪休假,靠向老板請假拼長假不現實,人們對長假會一直非常渴求。在這種情況下,以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放假是最符合民情的。”

  魏翔介紹,在美國,假期分三個層次:公休假114天,比我國少1天﹔州假,7~10天浮動﹔再就是各行業的“企業假”。算起來,美國人的休假時間會比我們多1/3左右,其中“企業假”是主體。“我國的法定假日已經足夠多,問題是現在各省的很多企業,不願意給職工放假。”

  他說,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是繼續強制落實帶薪休假,二是可以通過轉移支付來鼓勵企業給員工放假。“比如,企業給員工放假,國家就折算成企業的減免稅。”但是由於我國正在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勞動力成本升高,施行帶薪休假才剛剛迎來契機,落實還需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目前的政策呼喊者和制定者主要是國企央企,他們員工的休假相對比較充分。而容納大量勞動力的中小企業,員工的休假權有時很難得到保障,得到的政策支持卻很少。

  調查中,高達92.5%的人直言自己“缺假”,其中50.4%的人表示自己“非常缺”。

  如何讓放假放得更幸福?

  如何才能讓放假放得更幸福?調查中,66.2%的人表示要“落實帶薪休假,增加人們的休假自主性”,61.6%的人希望 “假日辦應以‘休息’而非‘刺激旅游’為目的,合理安排假期”,51.9%的人希望“單位保障員工‘放假’權利,不變相加班加點”,46.3%的人呼吁“以后假期安排廣泛征詢意見再出台政策”,46%的人提出可以“增加假期數量”。

  江蘇南京的王女士總感覺,現在的假期過得太累。“想讓平時蓄積的壓力得以釋放,可難得的假期總有太多的事要做:老人小孩需要照料,兄弟姐妹想好好聚聚,平時沒空處理的瑣事也想在假期中處理,還想抽空上街買點菜,讓平時總吃快餐的家人嘗嘗家裡的飯菜。這樣整天忙忙碌碌,沒時間休息,沒時間舒心,感覺好累!”

  魏翔說,有研究表明,中國人在消極的、靜態的休閑活動中,如看電視、上網,獲得的幸福感更高。很多人詬病中國人的休閑質量不如老外,但是人的“幸福”是分階段的。在經濟水平處於中低階段,人們的休閑行為追求的是“功效性幸福”,也就是“做一件事能帶給我好處,我就幸福”,而收入水平上升以后,就會追求“享樂性幸福”,即“覺得快樂就幸福”。

  “我們現在處於追求‘功效性幸福’的階段,中國人大多覺得休閑活動應該對工作、人際或前途起作用。” 魏翔說,“所以,放假時做你喜歡的又能積累人脈資本的活動,你就會幸福。比如說閱讀,看一場電影,或者做一些和工作沾點邊但又有興趣的事情。”

  在當下,休假對於人們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調查中,70.8%的人表示能夠“舒緩壓力,增加幸福感”,66.9%的人認為可以“緩解疲勞,有助於身心健康”,62.3%的人表示“有助於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系”,60.3%的人認同“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李海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