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亮相CES
智能電視的豐富應用
在反壟斷法實施不到5年的時間,中國又一次果斷出手,這一次受罰對象是外企。
1月4日,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6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產商,因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遭到國家發改委經濟制裁3.53億元人民幣。據悉,這是我國政府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開出的首張罰單,也是迄今為止我國政府開出的金額最高的一張價格違法罰單。
此次反壟斷調查釋放出什麼信號? 3.53億元究竟是高還是低?罰單將會對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記者深入調查。
◆◆事件回放
根據調查,2001年至2006年6年時間裡,韓國三星等六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在我國台灣地區、韓國共召開53次“晶體會議”,針對全球市場交換液晶面板市場信息,協商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境內銷售液晶面板時,涉案企業依據晶體會議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有關信息,操縱了液晶面板市場價格。據統計,2001年至2006年,面板成本佔彩電生產成本的80%左右。近年來這一比例有所回落,但也在70%左右。涉案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損害了國內電視機制造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國家發改委表示,6家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規定,按照《價格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責令涉案企業退還國內彩電企業多付價款1.72億元,沒收違法所得3675萬元,並處罰款1.44億元,以上經濟制裁總計3.53億元。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在被罰名單中,LG的罰款額最高,達1.18億元,三星為1.01億元,奇美9441萬元,友達2189萬元,中華映管1620萬元,瀚宇彩晶24萬元,友達因最先坦白而被免去罰款。
對中國政府的處罰,6家企業均發表聲明,作出認罰態度。如三星在發給記者的郵件中回復稱:本案件與歐洲、美國、韓國等反壟斷機構的調查案件相同,對於本案件的相關調查三星液晶面板進行積極配合,在去年9月也確認了相關事實。LG Display(LG旗下面板制造子公司)也回應稱,此罰款是針對2001年到2006年間液晶面板行業價格壟斷事件實施的,不會對LG Display的銷售及其與各大客戶之間的關系造成任何影響,LG Display仍將持續穩定地為全球客戶特別是中國客戶提供各種高端產品,同時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LG Display將繼續堅持強化正道、透明經營的方針。
6家企業還承諾盡最大努力向我國彩電企業公平供貨,向所有客戶提供同等的高端產品、新技術產品採購機會﹔承諾對我國彩電企業內銷電視提供的面板無償保修服務期限由18個月延長到36個月。據了解,LG、奇美、友達等企業已經在2012年12月份前開始實施保修期延長政策,三星也將於2013年1月1日起實施。據行業協會測算,僅此一項每年可為國內彩電企業減少維修成本支出3.95億元。
首張罰單:意義大於金額
涉嫌壟斷價格,不論國內國外企業都應受罰。盡管中國政府早已將那些總部設在國外的外資企業納入審查范圍,但在此之前並沒有“真刀真槍”地進行過處罰。專家認為,此次發改委就價格壟斷行為對韓國和中國台灣的6家企業作出處罰,標志著中國大陸反壟斷法在實施方面又邁出了一大步。
英國《金融時報》說,此前中國企業並不願向中國有關部門提交調查行業內境外壟斷企業的申請,因為此舉並沒有先例。但現在,中國已經用行動証明,它會對來自任何地方的壟斷企業採取行動。
“目前還有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政府和公眾頭腦中缺乏應遵守中國反壟斷法等經濟法規的概念。”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說,其實中國大陸市場廣大,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進口國,任何一個達到足夠規模、心懷全球市場雄心的企業都無法承受喪失中國市場的代價,中國完全有能力迫使意圖漠視中國經濟法規的境外企業機構屈服。
針對同一違法事實,雖然相較於美國、歐盟和韓國等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中國對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6家開出的罰單數額並不算大,但專家認為,作為中國政府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開出的首張罰單,其意義遠大於處罰金額。
就在不久前,美國對6家企業合計判處罰金12.15億美元(約合73.7億元人民幣),還對3家企業的9名高管追究了刑責﹔歐盟對涉案企業判處的罰款總額為6.48億歐元 (約合52.6億元人民幣)﹔韓國判處的罰金總額為1940億韓元 (約合11.4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中國對六家企業的處罰金額明顯要少很多,甚至有網友認為“簡直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