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發布的1月匯豐PM I初值錄得51.9,比去年12月份增加0.4,創下24個月以來最高。分析人士認為,作為新一年首個重要宏觀數據,匯豐PM I初值走高為2013年經濟運行開了個好頭,表明中國經濟將持續復蘇。但是也有觀點指出,匯豐PM I初值中代表需求的新訂單指數回落,說明我國經濟企穩基礎仍不牢固,未來一段時間內工業增長可能出現反復。
從公布的數據看,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錄得52.2,創下22個月以來最高。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論稱“盡管外部需求依然未有起色,內需拉動的庫存回補過程將在未來數月助力中國經濟復蘇。”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也對2013年中國經濟形勢表示樂觀。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由於大宗商品的‘去庫存’已經基本進入尾聲,同時房地產市場開始回暖,未來兩個季度內中國經濟增長會呈現加速趨勢。”
不過從匯豐PM I初值分項指標來看,走高的主要是代表生產的指標,如產出指數、就業指數、投入價格指數等,主要代表需求的新訂單指數卻出現了減速跡象,尤其這還是在新出口訂單指數重上50榮枯線的情況下出現的,讓一些學者對2013年的工業形勢並不樂觀。
“2013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可能進入最近一輪調整周期的尾聲,保持工業穩定發展的有利因素不少,但各方面的壓力還比較大,回升的基礎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會對工業運行帶來不可預見的沖擊。”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陳強認為,2011年以來我國經歷的工業調整,並不是一個小周期層面的調整,而是一個較長的中期產能調整過程,整個工業增速下滑的時間、幅度可能超過之前的預期。從國際形勢看,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外圍環境依然嚴峻。從國內形勢看,經過十多年的高速增長,房地產業作為經濟支柱已邁過頂峰,目前還沒有出現能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因此,我們認為,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之前,經濟將迎來漫長的轉型痛苦期,大部分行業包括一些壟斷行業的日子都會很緊、很難過。”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研究部認為,2013年,在工業方面產能過剩問題需要高度關注,傳統制造業和部分戰略新興產業產能過剩風險是未來幾年必須解決的重大難題,在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需要大量投資的背景下,治理產能過剩有較大挑戰性。應管住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建立產能過剩企業退出和援助機制,在金融和財稅政策方面支持企業並購重組。
基於這樣一些分析,有預測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較上年四季度回落。“從2012年四個季度的增長呈現前落后高態勢,這是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結果,但能否成為整個經濟企穩回升、進入新一輪周期上升的標志,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經濟環境和增長基礎並未根本改善,也不穩固。”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何況還要考慮基數的影響,因為我們通常說的是同比不是環比,去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同比增長了8.1%。”(記者方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