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底我國人均養老金儲備隻有2600余元【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截至2011年底我國人均養老金儲備隻有2600余元【2】

2013年01月28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內部贍養比為3︰1,而江蘇、浙江等較發達省份,實際贍養比不到2︰1,這意味著中國已經部分地進入“超級老齡社會”。

  ——危機二:出生人口減少。1980年—2009年間,中國少生育4億多人口,總和生育率從20?下降到12?左右。如現行計劃生育政策不調整,未來在老齡人口峰值期,勞動人口將陷入“背兩個孩子、養一個老人和扶一個貧困者”的境地,且“用工荒”愈演愈烈,高昂的老年護理和醫療費用將成為老年人背負的兩座大山。

  ——危機三:低收入人群比重過大。國家統計局首次《中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總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已達22.83萬元﹔戶均儲蓄存款為5.12萬元,佔人民幣金融資產中69.4%﹔基尼系數約為0.48——在貧困人群比重大、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缺乏增值渠道、養老資產不足等條件下進入深度老齡社會,等待供養的不僅有老人,還有很多窮人。

  ——危機四:失業人口佔比大。到2030年,中國還將有9億勞動人口,如果屆時真實失業率為5%,則實際就業人口即減少4500萬,隨之老年贍養能力下降。 

  ——危機五:退休年齡偏低。西方國家的退休年齡普遍在65歲—67歲,中國法定退休年齡為45歲(艱苦崗位)、50歲—55歲(女性)、60歲(男性),實際退休的平均年齡為55歲,法定退休年齡過早,再加上提前退休問題,使老年贍養比降至不足2︰1,應該考慮“小步走”實施延遲退休政策。

  國內外經驗表明,老齡社會發展戰略必須讓老年人擁有資產和購買力,讓青年人擁有人力資本和生產力。隻要老年人埋單,企業就有訂單,青年人就有就業崗位。這需要在改革中向老年人口要紅利。

  如圖2數據顯示,由於我國教育成本和結婚購房消費高,老年人口的消費水平趨低,與老年社會發展對“老齡人口紅利”的要求相距甚遠。

  順利實現勞動力人口紅利與老年人口紅利的對接,一方面,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完善養老金結構、培育養老資產,在“十二五”期間改變“未富先老”的局面,在“十三五”期間進入“即老即富”的全面小康社會。與此同時,要適當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確保在2030年我國進入“超級老齡社會”時,人口結構開始趨於合理。

(責任編輯:薛白、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