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良莠不齊 "全產品鏈"模式能否救海參企業?--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海參良莠不齊 "全產品鏈"模式能否救海參企業?

2013年01月29日00:2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手機看新聞

  海參因其營養價值較高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海參價格也一路走高。記者近日走訪遼寧省遼參主產區大連發現,海參養殖、加工企業魚目混珠,各類產品良莠不齊,讓人優劣難辨。

  為避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海參上市企業紛紛試水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尋求從源頭到終端全程監控,確保產品安全和市場信譽。

  海參產品良莠不齊

  遼寧大連、錦州、葫蘆島等地是遼參的主要產區,記者近日來到大連市銷售海參比較集中的一條街道,這裡海參專賣店就有上百家。走進店內,記者看到各式各樣的海參產品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記者發現,已被衛生部明文叫停的“糖干海參”依然在這裡銷售。

  所謂“糖參”是將海參放置於白砂糖中“浸泡、晾干”,利用干海參重量中糖分增重,以達到降低海參售價,節約成本的目的。遼寧省漁業協會海參分會副會長吳岩強告訴記者,加工1斤糖干海參基本上是半斤海參半斤糖的比例,市場上批發價1400多塊錢。

  吳岩強介紹說,由於糖干海參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多次高溫蒸煮,導致海參體內營養物質大量流失,據檢測,其含糖量高達50%以上,蛋白質含量則降到20%左右,而根據干海參標准的規定,其蛋白質含量應該60%以上。

  據了解,這種加工方法不僅會把營養價值抵消很多,還會對脾、胃造成傷害,並有可能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和消化疾病。2012年3月,衛生部下發了不允許海參企業生產、銷售糖干海參的禁令。

  專家表示,目前除了農業部制定了鹽漬海參、干海參兩個推薦標准以外,對於其他海參產品,比如水發刺參、即食刺參、高壓刺參等等,都還沒有統一的標准。由於缺乏行業技術標准,一方面導致相關的生產、加工、經營企業沒有國標可依,於是企業之間各自為政,標出多門,導致市場上的產品參差不齊,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另一方面,技術標准的缺乏也使工商質檢等政府部門在海參市場的監管上陷入了無法可依的境地,導致監管工作無從下手。

  上市公司試水“全產業鏈”

  糖干海參的大量存在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對正規海參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採訪中一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很擔心制假摻假的產品被曝光后,這些正規廠家的產品受到牽連。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一些海參上市企業紛紛試水“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即構建從海參苗種繁育到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

  據了解,壹橋苗業、大連獐子島集團、山東好當家集團等一批上市海參企業紛紛投入到全產業鏈條體系的建設過程中。

  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鄭宇潔認為,海參企業進行“全產業鏈”發展,有利於實現對海參苗種繁育、養殖、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嚴格把控,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提高產品質量,也有利於破解監管難的問題。

  莫讓“全產業鏈”成噱頭

  品牌營銷專家姜雲鷺告訴記者,中國海產品市場的競爭,已經發展到品牌與市場的激烈競爭階段,品牌的社會認知程度、銷售渠道和終端運營效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完善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將會幫助企業在市場競逐中脫穎而出。上市公司走全產業鏈的發展道路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這種發展模式可以使企業形成特色,有利於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姜雲鷺表示,但“全產業鏈”需要企業真正做到系統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通過緊密銜接產業鏈條來確保產品質量。如果不從企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強管理入手而單純把“全產業鏈”作為一個推銷產品的噱頭,短期內或許有利於企業獲益,長遠看則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