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有望在2020年超過美國
“投資電影還不如投資電影院”,“不炒房地產炒電影院”,近一段時間以來,這樣的調侃幾乎成了電影業的流行語。
2012年末,一部小成本電影———《泰囧》刷新中國國產電影單片票房紀錄,輕鬆上探12億元“影院熱過影片、外行熱過內行”的現象是否會愈演愈烈?
投資電影不如投資電影院?
2009年以來,中國電影業進入了難得的黃金發展期,票房的快速增長,刺激了大量資本涌入。作為電影產業的終端,也是利潤沉澱的影院建設和管理領域,吸引了眾多業內外資本。
在“黑馬”《人再囧途之泰囧》的高調收尾中,2012年中國電影產業贏得了170.73億元的年度票房,同比2011年增長超3成。在票房不斷刷新紀錄的同時,中國的城市商業電影銀幕全年新增3832塊,總量增加至13118塊,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擁有“萬塊銀幕”的電影市場。安永公司甚至預測,若中國電影維持高速增長,有望在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票房市場。“2012年新增的3000多塊銀幕中約60%建設在二三線城市、縣級城市。目前個別省的二三線城市票房已經超過中心城市票房。在行業內出現了一批具有地域優勢、專攻二三線城市的院線:如廣東大地、浙江時代、四川太平洋、浙江橫店、時代金典等院線。”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饒曙光對《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說。
與影院投資熱得“燙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於電影生產領域的投資熱度卻很難“保溫”。
業內人士解讀,造成這種誤區的原因比較復雜,從市場層面看,因為國產電影單片贏利能力相對較弱,電影產業誘人的總票房實質集中於個別的好萊塢大片,這種情況下,熱錢趨利的本質導致投資迅速從電影本體涌向電影放映終端。
與此同時,年前曾遭到不少電影圈名人詬病的傳統分賬比例,也欠公平。按照電影行業現行的制片(含發行)與影院(含院線)43:57的分賬比例,影院方面幾乎是“旱澇保收”,特別是那些不計前期建設成本的影院,隻要是熱賣的電影就幾乎是“坐著數錢”。但制片方就有所不同了,由於投資和收益是完全捆綁在一起的,“出品人就是出錢人”,一般按43%的分賬,每投資一部電影,隻有當電影票房總額是投資成本的3倍甚至更高時,才可能收回成本,逐步實現贏利。這也是不少票房過億的國產影片,往往依然要虧掉幾千萬的原因。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石川認為,在產業發展的初創期,“影院熱過影片”的現象從商業投資角度看無可厚非,但卻忽視了電影產業鏈本身具有的藝術屬性,長此以往必然不利於產業整體的健康發展。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認為終端繁榮應當反哺上游生產領域,但目前的現狀是影院、院線的贏利對電影創作本身的支持仍十分有限,“卻讓商業地產活得越來越滋潤了”。
就我國周邊的韓國和印度而言,這兩個國家其實也經歷過類似困惑,不過很快就走出了誤區。韓國電影振興機構去年透露,影片質量是在該國電影市場取勝的決定因素。那些專注於電影生產品質的企業最終佔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相反一些急於在影院建設領域擴張的企業難以兼顧各方,排名相對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