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高峰的北京國貿橋。
北京交通擁堵調查
目前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20萬輛,預計到2015年將達600萬輛。北京市高峰期擁堵道路已經超過140條。為此,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1月20日透露,今年將針對不同擁堵“病症”開具1500余項“良方”。
■記者 魏剛
現在流行一個詞叫“抵達”,有人說採訪是一場抵達,有人說人生是一場抵達。其實,更多的抵達發生在人們趕往工作單位的汽車上,發生在人們歸家的地鐵上,發生在從A點到B點的地上、地下的道路上。在北京,大部分時間,這場抵達有些艱難。
1月21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2012年北京宏觀經濟發展數據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2069.3萬人。人們每天都為生計、為友情、為消費、為娛樂而四處奔走,無數的路網和車流就像血管和血液為北京這座超大型都市提供著活力和生機。
但隨著21世紀的到來,北京城市的血管時常擁堵,雖然開出了車輛限購和尾號限行等藥方,但 “首堵”的帽子仍然無法摘掉。這其中的根源在哪裡?解決方法又在哪裡?
衛星城規劃要居住與就業兼顧
在昌平,老王既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外地人,他屬於城市移民。2004年,隨著崇文區舊城改造,他和許多老鄰居搬到了昌平。
剛來時,老王很新鮮,一到周末就往山裡跑,這裡離銀山塔林、虎峪、碓臼峪都很近。但住時間長了,老王有點累,因為他的單位在東四十條,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超過4個小時。在八達嶺高速擁擠的車流中,像老王這樣從市裡遷出的移民還真不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鳳瑞告訴記者,為了發揮主城區政治功能,解決市中心交通等資源壓力,這幾年北京市開始向周圍的昌平、通州、大興、房山等新城疏散人口。但是人口疏散后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人群雖然家在新的衛星城,但工作單位還在四環內,上下班距離的增加,導致私家車數量迅速增加,使道路更加擁堵。
同時,很多衛星城人口都達50萬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00萬人。如此多的人口僅靠一兩條與主城區的連接道路顯然是不夠的。比如昌平區人口接近60萬人,卻隻有八達嶺高速和立湯路連接主城區。
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文忠看來,這種居住與就業的分離主要是由於公共資源布局不平衡造成的。衛星城與主城區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尤其是醫療和教育,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協和醫院、同仁醫院等三級甲等醫院都集中在主城區,而衛星城的醫院不論從規模上、醫療設備上、醫生數量上都與主城區有差距。市級示范中學也大多集中在主城區。這就導致因移民在衛星城居住的人口仍然選擇在主城區工作,而其他衛星城的居民也向主城區流動。
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讓公共資源布局更加平衡,另一方面是在衛星城規劃時充分考慮到未來定位,並相應規劃好醫療、教育、商業等公共設施,滿足衛星城居民基本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同時規劃當地經濟支柱產業,使當地人口能夠在當地就業。
對於以移民為主的衛星城,牛鳳瑞認為,單位隨人口搬遷將使未來的管理運行成本增加,在無法做到單位與人口同時疏散的情況下,應增加衛星城與主城區的連接道路,從而舒緩車流量。
張文忠介紹,日本在東京附近也建設了幾個衛星城,這些衛星城都提前規劃了與東京連接的軌道交通,並引進了一些大企業,目前,這些衛星城已經吸納當地人口就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