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普通行為遭巨額罰單 局長感嘆人不多鬼多--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企業普通行為遭巨額罰單 局長感嘆人不多鬼多

庄慶鴻 王怡波

2013年03月13日07: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政府職能轉變已是“火燒屁股”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公布后,萬千雙眼睛都盯向“大部制改革”。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關注的是,“機構改革只是載體,職能轉變才是核心。”

在很多人大代表眼中,政府的職能轉變已是“火燒屁股,迫在眉睫”。

全國人大代表劉志強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企業打算把一小批外銷貨改為內銷,這只是一個普通的企業行為。他們試圖和政府部門說明,卻很快接到了巨額罰單。他們找到局長反映,局長感嘆了一句:“我們這個局,人不多,鬼多!”

“不管怎麼改,希望能改變政府職能、作風。”這位山茶場場長坦率地說。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溫鵬程表示,“很多正常的企業行為都必須由政府批,中間的困難數不勝數!”說到這點,他加強了語氣,“有時我們想新開展一塊業務,都不敢去辦,甚至寧願放棄。”

代表們指出,目前的政府行政職能重在審批和管理,不在“服務”。“這嚴重制約了經濟發展。”唐一林說。

讓代表們感到痛的不僅是政府職能裡的“管”,還有其中的“不管”。這不隻影響企業,更關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其實在三聚氰胺問題上,生產、銷售環節都有人管了,但是奶站沒人管,奶站就敢加三聚氰胺。實際上一些部門也知道,但是為什麼不出聲、不捅破?就是政府職能沒有轉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對本報記者說。

劉志強說,他見到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員,面對要罰款的企業往往“一身正氣,無懈可擊”。但很多經營不善的食品小作坊,卻少有監管人員的蹤影。“因為這些小作坊,怎麼罰也罰不出錢來。”

“可是地溝油、有毒添加劑,往往就是這些三不管小企業在用啊!”劉志強說,他也不是沒向工商部門舉報過,對方卻再三推諉,逼急了就回答說:“反正很不好弄!”

這讓他不禁感嘆:“現在一些政府部門,是面對困難的企業就回避。很多企業搞活了、有點效益了,就開始有很多部門上門來管理了。”

“我們感到,很多事情都是部門利益在扯皮,政府應該為國家、老百姓利益考慮,而不能總把精力用在研究怎麼收費上。”全國人大代表、五征集團董事長姜衛東說。

職能轉變,也並非“一改就靈”。在全國人大代表張定龍看來,真正把政府職能轉變過來,建立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標,“難度很大”。

這位國務院研究室秘書司司長坦言,在職能轉變的推進中,“最要命的障礙就是國家利益部門化”。

“現在很多事情都是部委說了算,國務院做了決定,到了各部委就沒有了落實的下文。國務院的重要文件到了下面不見得管用,但部門發的文件,地方對口部門往往必須執行。如果不執行,上級部門就挑你的錯,地方申報的項目就通不過。”

“總結歷次改革,基本就是這些問題。”張定龍在代表團會議上說。

這就意味著,真正推動行政職能的轉變,可能比“撤銷鐵道部”需要下更大的決心。

國家發改委被戲稱為“小國務院”。作為廣東省發改委主任,全國人大代表李春洪並不諱言自己角色的轉變,“改革要讓行政機關變成什麼樣?如果真的什麼都不管了,企業願意上什麼項目就上,自己擔風險,到時候市場秩序就亂套了。大企業有研究機構,中小企業怎麼可能分析那麼多啊?就又會演變成‘一放就亂,一亂就收’的爛攤子。”

他找到的自我定位,是“當一個服務型政府的成員”。“放權后,發改委對微觀項目的審批將大幅縮小。但我們應該提供項目和政策咨詢,讓市場知道政府對這片區域的規劃,你的產業在廣東、全球都是個什麼產業規模……”

代表們建言,“執政為民”的政府職能,應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在投資體制問題上,李春洪建議“政府后撤”,“不涉及公共資源開發利用的項目,一律改為備案管理”。

“政府的權力應當關在法制的籠子裡。無論誰來辦事,都按規矩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王景武說。

本報北京3月12日電

(責任編輯: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