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泡餐具14年禁不禁都在賣 攤販:隻要不漲價就行--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發泡餐具14年禁不禁都在賣 攤販:隻要不漲價就行

2013年05月02日15:55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有報道稱,目前北京一次性餐盒使用量每天約200萬隻,發泡餐盒佔20%,每天約40萬隻,主要集中在路邊攤和小吃店。

  昨天,被禁止出售、使用達14年之久的一次性發泡餐具正式“解禁”。事實上,禁令並未阻止一次性發泡餐具的售賣和使用,14年來,它一直是路邊小吃攤和燒烤攤的“標配”。對小攤販和新發地的批發商來說,禁與不禁都一個樣,低廉的價格成為它禁而不絕的主要原因。

  標配

  路邊小吃攤一直在用

  河北人老張來北京快十年了,一直以賣快餐和小吃為生。起初,他隻賣肉夾饃,后來在北京東邊一個緊鄰社區的小市場上站住腳,經營品種也從肉夾饃擴展到了炒飯、炒餅、涼皮、涼面。老張的生意全靠一輛由電動三輪改裝出來的快餐車,不提供桌子、椅子,肉夾饃做好后直接裝進薄塑料袋,炒飯、炒餅等則是趁熱裝進快餐盒。

  “打包隻有這一種餐盒。”老張一邊做著肉夾饃,一邊往炒飯作料那邊揚了揚下巴:“就那種,白的泡沫的。”這種一次性發泡餐盒在老張和同行的口中被叫做“泡沫餐盒”,餐盒的上下兩部分平直打開,疊放在一個很薄的大塑料袋裡,袋口已經被擰了幾下塞好,以防止土和其他臟東西落進去。

  在這個市場上,用這種一次性發泡餐盒的不止老張一家,“不信你就挨家看去,那些租到店面的小飯館有用稍微貴些的餐盒的,剩下的,隻要是在路邊擺攤的,尤其是賣燒烤的,餐盒都是這種泡沫的。”離老張的攤位20多米遠,是兩家燒烤攤,再遠些還有一家鐵板燒攤位,他們用的也都是發泡餐盒。

  事實上,北京其他的小市場,尤其是四環外,推車叫賣小吃的游商們和快餐攤主都在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這是他們的“標配”。老張有個同鄉,住在南四環,每天騎車到南三環裡邊賣鐵板燒,“也是用這種泡沫餐盒。”

  成本

  老主顧拿貨8分 批發更便宜

  10年裡老張選擇發泡餐盒的理由很簡單:便宜。老張所在的那條街有一個小型菜市場,“買餐盒,找裡面的糧油店,他們有。”

  糧油鋪集中在菜市場西邊的一排平房裡。4月26日中午,菜市場裡幾乎沒有顧客,各家鋪子前,干辣椒、桂皮、枸杞等調料露天放著,攤位裡面的貨架上滿是瓶裝的醋、醬油等,再往屋裡看,才能發現堆放在屋子深處的發泡餐盒。

  “一提60個,6塊錢,要的多可以按5塊5一提算。”糧油鋪老板娘姓徐,南方人,已經在這個市場上扎了根兒。“來我這兒買餐盒的都是附近的,要這種泡沫的多,都是擺攤賣快餐的,這種便宜,合8分錢左右一個,開飯店的都用那種環保的。”說著,徐老板拿過一個白色不透明飯盒的樣品,“這種硬,也貴,10塊錢一提,七八十個吧,1毛多一個,比這個更貴的也有,2毛錢到5毛錢一個的都有,快餐是小本生意,用泡沫的省錢。”

  另一家糧油鋪裡,發泡餐盒的價格跟徐老板的差不多,“6塊錢一提,60個,大一點的7塊一提,也是60個,基本上1毛或者1毛多一個。”

  由於是老主顧,老張在這家市場進餐盒的價格是40塊錢一件,一件8提,每提60個,折合每個餐盒8分多。

  四惠附近的東郊批發市場裡,已經很難在餐盒批發的攤位上找到一次性發泡餐盒的身影,多位攤主表示,東郊批發市場不允許出售發泡餐盒已經有好幾年了,“抓到要被罰的。”

  而在新發地,一次性發泡餐盒的售賣很普遍,發泡餐盒的樣品跟其他質地的餐盒樣品一起擺放在攤位上。新發地在售的一次性發泡餐具主要有兩種規格,一種是市面上常見的規格,另外一種稍小一些,平均售價在7分至8分錢之間,要價最高的一家折合每個1毛錢。

  “外邊賣小吃的都是用這個。”一位攤主介紹說,“小飯館、小吃、燒烤都拿這種泡沫的,大點兒45一件,不到600個,小點兒的43一件,折合7分多一個,肯定是這個劃算。”這位攤主介紹,他們出售的發泡餐盒一般有兩種“去向”,“有自己擺攤賣快餐的為了省錢,直接來我這兒提貨的,也有從我這兒進貨再到自己的店裡賣的。”

  解禁

  店主不知“能賣了”

  今年5月1日開始,被禁止入市的一次性發泡餐具獲得解禁,但在解禁前夕,一直用發泡餐盒給顧客盛食物的老張完全不知道,給他供貨的菜市場糧油鋪店主也不知道。

  在他們心目中,發泡餐具是“被禁”的。但提起發泡餐具,老張已經不擔心被罰款的事情,“說是不讓用,一開始也擔心被查了罰款,但我在這兒這麼多年了,根本沒人管,沒事!”而在糧油鋪裡等生意上門的徐老板顯得比老張還踏實,“沒事,就這麼放著,市場說過不讓賣這種餐具,有查的我收起來不讓他們看見,挺長一段時間沒人檢查了,照樣賣。”在他們看來,無論是市場管理方還是相關執法部門,“已經很長時間不查了”,這讓他們覺得“其實是可以照樣用的”。

  李強(化名)在新發地經營一次性餐具批發的攤位,在他看來,禁與不禁,對一次性發泡餐具來說沒有任何影響。“以前禁它,照樣在賣,連我自己看攤兒買的中午飯都是用這種餐盒,你說以前不讓用它有效果嗎?這事兒我知道,以前不讓用是因為它屬於白色垃圾,但話說回來,那些所謂的環保餐盒,大家吃完了照樣隨地扔,它們就不是白色垃圾了?現在又讓賣了,我們做生意的確實不用藏著掖著賣這種飯盒了,其他的區別不大。”李強坦言,他希望餐盒的質量能有提高,“但是質量提高了,做生意的成本就提高了,現在好像也沒有什麼生產標准,肯定是哪個便宜哪個賣得好,價格高的不好賣,賠錢可不行。”

  說法

  攤販:隻要不漲價就行

  1999年1月,原國家經貿委頒布實施《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發泡餐具因嚴重污染環境而被列為“落后產品”,提出在2000年底以前在全國范圍內淘汰。此后,在2005年和2011年國家發改委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發泡餐具兩次被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明令禁止對其進行投資、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

  2013年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調整,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2013年3月2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由於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准以及有利於節能等特點,決定將這種產品從產業結構指導目錄淘汰類中刪除,允許生產使用。

  一次性發泡餐具於今年5月1日解禁的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多方關注。發泡餐具解禁前夕,不斷有媒體曝光發泡餐具的生產亂象,同時業內和環保人士也紛紛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台相關細則,明確質量標准和衛生標准。

  2009年,一次性發泡餐具二度被列入“淘汰類產品名錄”前兩年,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塑料一次性餐飲具通用技術要求》。曾有消息表示,“此前,我國沒有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國家標准,而是由每個企業制定企業標准,一次性塑料餐盒等不可降解餐具長期無標准可依,雖未明文禁止,卻始終沒有合法身份。”一次性發泡餐具以聚苯乙烯為主要原料。在這份《技術要求》中注明了規范性引用文件中為《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成型品衛生標准》(GB9688),內含11項標准,於1989年正式實施。

  事實上,目前北京市面上見到的一次性發泡餐具都沒有標示產品的規格、生產廠家及產地。炒飯攤攤主老張用的餐盒,在底部能看到隱約的“MFF”字樣,但究竟是什麼意思,老張自己也說不清,“我以前都沒注意到盒子下邊還有字兒。”在新發地,幾家一次性餐盒批發商出示的一次性發泡餐盒樣品均沒有正規包裝,一層薄塑料袋是把餐盒與外界塵土等隔絕開的唯一介質,而這層塑料袋可以隨意打開,供人查看餐盒的情況。無論是在新發地還是小區的菜市場糧油鋪,一提一提的餐盒堆放在倉庫或攤點房間內。

  老張說,他自己不關心餐盒的標准,“能不造成污染也挺好的,但我更關心價錢,隻要不漲價就行。” J237

(責編:郝帥、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