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資”,我們被平均了嗎--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平均工資”,我們被平均了嗎

2013年05月27日08:12    來源:解放日報    手機看新聞

本報記者 楊群

本報記者 楊群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46769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8752元,增長14%。

數據公布后,工資“被平均”、“被增長”的感慨不少,一些網友調侃自己“拖了平均工資的后腿”。“平均工資”如何得出?為何許多人感覺自己低於平均?

工資不等於到手現金

看平均工資到底有沒有“被平均”,首先要搞清楚平均工資究竟是什麼,是怎麼統計得出的。按國家勞動統計制度,目前公布的職工工資,與職工實際得到的現金收入是兩個不同概念。

記者了解到,上海職工的平均工資由上海市統計局組織統計和測算。基礎數據來源於全市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不同隸屬關系的單位所上報的勞動工資報表,進而計算出全市職工的平均工資。即:用各個單位全年的職工工資總額相加,除以全部職工年平均人數,計算出本市全部職工的年平均工資。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和生活費總額。這裡的“工資總額”,不僅包括基礎工資、獎金、各項津貼和補貼,還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其他工資。不論是否計入成本,不論是以貨幣形式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都包括在內。

根據國際慣例,單位為職工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和為職工建立的養老、公積金、醫療、失業等個人賬戶的基金從職工個人工資中扣減部分,也包括在工資總額統計中。

“平均工資”到底有什麼用

既然官方公布的“職工平均工資”,與老百姓理解的“到手收入”是不同的概念,那又何必計算這個看起來“離生活有點遠”的數字呢?記者了解得知,“職工平均工資”這個關鍵數據並不是數字游戲,它是經濟和社會管理的重要工具。企業進行管理和決策,勞動者維護個人權益,這個數據都必不可少。它還是最低工資的測算依據、工傷等賠償制度的法律依據。

統計專家說,有了職工平均工資的數據,每年對低收入人群的“托底”、對高收入人群繳納社保的“限高”,才有依據。

據了解,在調整最低工資標准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標准,包括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等,都要參考上一年的職工平均工資。而從宏觀經濟的管理和調控角度看,平均工資統計的根本目的是反映勞動力用工成本核算,進行市場競爭力比較。

不妨也公布中位數

還有不少人感慨 “怎麼就統計出那麼高的工資增幅了呢”。

記者了解到,平均工資確實在增長,企業的用工成本的確逐年上升。在經濟增長減速的背景下,政策力度為工資較快增長提供了支撐。

結構性的“招工難”與“就業難”交錯顯現,每個個體對工資增長的感受因此不完全相同。由於結構性用工矛盾突出,一些企業為吸引和穩定科技人才、技術工人,提高員工工資、改善福利待遇,拉動了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但同時,在勞動力供大於求的領域,多人爭搶就業機會,總體薪酬水平提高並不快。

然而,“被平均”的情況確實也存在。統計專家指出,工資水平的地區差距、行業差距、崗位差距,有的表現比較突出。比如,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中,對佔全部就業人員41.2%的制造業和建筑業就業人員而言,其年平均工資遠低於金融業,也比總體平均水平低。即便在同一行業、同一單位,高管的收入可能是基層員工的若干倍。

對於這些“被平均”現象,確實需要更全面、透明的公布機制。一個大的平均數,顯示不出內在的各種結構。有人提議除了公布平均數,不妨也公布中位數,個人更能掌握自己所處的位置﹔而從業者除了看總體平均,也可關注各行業平均,這樣認識能更全面。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