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喊冤 我不是“化學恐怖分子”--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冰淇淋喊冤 我不是“化學恐怖分子”

2013年06月06日08:04    來源:長沙晚報    手機看新聞

冰淇淋喊冤 我不是“化學恐怖分子”制圖/王斌

  5分錢一根的糖水冰棒伴隨著70后的童年記憶﹔說起經典老蛋筒和脆皮,80后會情不自禁地微笑。而台灣梅花冰棒,也成為許多大陸游客進島必嘗美食……香甜的冰淇淋一直是美好夏日生活的點綴。不過,這兩天網絡上卻把冰淇淋說成了“恐怖分子”。6月4日,隨著某機構發布一則“食品添加劑查詢軟件”上線的新聞,“冰淇淋是個移動的食品添加劑倉庫,吃多了會導致健康問題”成為各大媒體熱炒的話題。冰淇淋裡的添加劑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本報“食事求是”記者進行了調查。

  求証一 添加劑都是有毒物?

  解答:能不能加、加多少,都要經過風險評估

  有報道說,一根冰淇淋裡多達14種食品添加劑。記者昨日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幾種冰淇淋,在包裝袋上的配料表一欄,那一串長長的食品添加劑名稱,確實讓人覺得緊張。以某品牌暢銷的“綠色心情”為例,食品添加劑多達10多種,記者還在一款蛋筒上看到,其食品添加劑多達30種。記者請食安專家解讀了那些我們看不懂的食品添加劑,多為乳化劑、黏稠劑、色素、調味劑、明膠、抗氧化劑等。

  “相對其他食品來說,國家允許冰淇淋裡添加的食品添加劑種類比較多。”市質監局法制處處長張文革說,這些食品添加劑隻要是經過生產許可的,從正規渠道進貨、經過國家檢測合格的,又嚴格按照規定量添加,在安全方面,消費者是不需要過多焦慮的。他說,因為允許生產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必須經過國家衛生部門的風險評估,而進行風險評估的量比最后指定標准的量高一百倍。張文革解釋說,比如,看某個食品添加劑是否危害人體,風險評估的實驗量是1克,最后國家制定的標准,則會要求企業控制在0.01克。“而且很多添加劑都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無危害或者很微小。”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產品,隻要不過量食用冰淇淋,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求証二 吃冰淇淋=吃食品添加劑?

  解答:水和奶粉才是主要成分,單種添加劑用量不會超過千分之三

  網上有聲音質疑說,吃一根雪糕就等於在吃食品添加劑。

  市質監局從事食品檢測多年、現為食安處長的胡朝暉告訴記者,這仍是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誤解。其實,冰淇淋的主要成分並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水和奶粉,食品添加劑所佔比例很微小,甚至可忽略不計。“消費者想了解冰淇淋的成分,可以看配料表。”胡朝暉介紹,國家相關規定,配料表應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

  記者按照這個原則去查看多個品牌的蛋筒,果然,一般配料表的最前面分別標注“飲用水、奶粉、植物油”等,最后面才是食品添加劑。不過,大部分商家並未標注出食品添加劑的量,記者查看多個品牌,隻在某品牌“綠色心情”的配料表上看到,第一種食品添加劑“木糖醇” 標注了添加量千分之三。“這意味著后面的食品添加劑量均依次遞減且越來越小於千分之三。”胡朝暉說,“所以,大家吃冰淇淋吃的還是水和奶粉,而不是添加劑!”

  雪糕的主要成分既然是水和奶粉,就一定有營養指標。質監局提醒消費者,要看雪糕的營養指標,可關注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一般上面都會標注能量、蛋白質、脂肪等,消費者可對比多個雪糕食用。怕發胖的姑娘,可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款式。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