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公然叫賣圓通、申通快遞單 個人隱私僅值4角錢【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網上公然叫賣圓通、申通快遞單 個人隱私僅值4角錢【2】

2013年07月24日10:08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誰在買?多為淘寶店主 來刷信用

那緣何會催生如此巨大的快遞單買賣市場?多方証據顯示,快遞單買方多為淘寶賣家。前述快遞單賣家就告訴記者,其出賣的快遞單多用於淘寶刷信用。為此,他還總結了一套刷信用的竅門,並一一告知記者。

據其介紹,因為淘寶對假物流信息的監管,快遞單必須是未經快遞公司掃描,並包含有完整物流信息,“那些網上快遞號自動生成器是沒用的。掃描了也用不了。圓通是18點前掃描,你必須在這個時間點前刷。”

隨后,記者進入了一淘寶賣家互刷信用的QQ交流群內。群內多位賣家也向記者証實,可以使用快遞單“刷信用”,也有不少快遞單賣家在群內推銷快遞單號,大多為圓通、申通快遞單。

調查顯示,淘寶近期加強了對店主的相關監管。通過購買快遞單成功進行造假行為的一個關鍵是,必須趕在快遞公司當日掃描快遞單前購得快遞單並完成整個造假行為。這也使得快件一旦進入程序,快遞單信息就立即被下游賣家所掌握,並以最快的速度售賣,這也為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埋下了諸多隱患。

在此過程中,除發貨人之外,僅有快遞員或快遞公司其它工作人員有機會能夠接觸到該快件。何先生即向記者表示,如果不是其購買商品的賣家出賣其信息,就一定是快遞公司所為。

如此大規模的快遞單買賣是否構成違法?記者日前就此採訪了曾處理過個人信息販賣案件的寶安區人民檢察院公訴一科檢察官張連剛。張連剛表示,按照法律規定,非法提供和獲取個人信息,達到情節嚴重,就可能觸犯刑法,應追求刑事責任。但具體能否入罪,則仍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快遞單記載了聯系電話、住址、姓名等公民個人信息,和身份証號、住址、通話記錄等其它信息,實質是一樣的。”

張連剛告訴記者,從理論上來說,非法獲取、提供個人信息,不僅可以構成個人犯罪,也可構成單位犯罪,“雖然目前實踐中還沒碰到,但按照《刑法》第253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有何危害?用網購信息 領快件、入室搶劫等刑事案件頻發

記者從羅湖區檢察院、市檢察院了解到,近年來,深圳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案件較為猖獗,僅獲刑的就有55人之多,但因出售和購買快遞單信息而誘發的犯罪,則較為新型。

但多位接受採訪的市民則對此表示擔心,相比電信、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出賣的個人信息,快遞單信息則更為完整,其隱藏的危害性也更加巨大。而記者從羅湖區檢察院了解到的一案例則顯示,深圳已出現犯罪分子在購買快遞單信息后,從事不法行為。

今年3月份,家住深圳羅湖的虞峰(化名)拖朋友給自己快遞七部價值總計8400元的聯想手機,但苦等幾日,都不見手機寄到。虞峰一查物流信息竟發現,手機已被“自己”領走。

究竟是什麼人領走了虞峰的快件?他又是如何得知虞峰的快遞信息,並獲取快遞公司的信任呢?

警方的調查漸漸揭開迷霧。這是一起通過購買快件物流信息后偽造收件人身份証件,並搶在快件配送之前,到各物流公司網點冒領快件的詐騙案件。據羅湖檢察院介紹,犯罪嫌疑人范某購得虞峰的信息后,立即聯系制造了虞峰的身份証件,在確認快件到達快遞公司網點,尚未進入派送之時,以假証件騙過快遞公司員工后,直接領走虞峰的七部手機,隨后將手機變賣。

今年5月,范某欲重施故伎冒充周某領取快遞,但此次被民警在龍崗區雙龍地鐵站附近抓獲,並當場繳獲范某偽造的居民身份証以及讀卡器、內存卡、速遞封套、手機卡等物品。據羅湖檢察院介紹,范某的快遞信息全部是通過網絡購得。

張連剛告訴記者,快遞單信息進入買賣,不僅在於其被用來刷淘寶信用,還可能引發詐騙、恐嚇威脅、推銷、辦卡套現、敲詐勒索等其它形式刑事犯罪,“公民信息一旦泄露,對公民個人來說,將帶來很大的隱患。羅湖的案件就是一個典型。”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2002年至今,國內至少已發生冒充快遞員犯罪的案件35起,涉及受害者63人,其中7成案件發生在2010年之后。而因為快遞單泄露個人信息,而遭遇入室盜竊、搶劫,甚至引發故意殺人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

為何該類案件難以杜絕?且發展出多種形式?張連剛坦承,此類案件存在一定的辦案難度。他表示,因為買賣雙方都是很隱秘地進行交易,存在跨地域特點,調查、取証難度較大。利用互聯網從事交易,網上聯系、不留真實姓名、不使用常用電話,加之網絡交易信息容易銷毀,証據不易保存,也給調查和取証帶來了極大難度,“況且交易一般是一層一層倒賣,抓到的都是最下層。”

“現在量刑也偏輕。按照現在法律規定,入刑都是3年以下,不管你提供了多少信息,獲取了多少信息,上千萬也是一樣。”張連剛表示。

行業現狀 遞公司加盟模式致管理鬆散

記者調查發現,網上售賣的這些快遞單號,極有可能來自於相關的快遞公司。前述羅湖檢察院通報的案例顯示,范某之所以能夠冒充收件人領取快遞是因為快遞單在交予快遞公司派送后,快遞公司尚未掃描前,其就已經提前獲得該快遞的收發貨人及其聯系方式、貨物種類、收貨人地址等完整信息,而在此過程中,除發貨人、收貨人外,僅快遞公司能接觸到客戶信息。

由於該行為涉嫌侵犯用戶個人隱私,並可能引起更嚴重的信息安全問題,國家和地方法規,對於快遞企業和快遞員私自販賣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是明令禁止的。

今年7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施的《廣東省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也對此作了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保護用戶信息的安全和通信秘密,確保用戶信息不被竊取、泄露。”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以轉讓、販賣、銷售等方式泄露用戶信息。因泄露用戶信息對用戶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屬於員工違法泄露用戶信息造成損失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進行賠償,並向員工追責。”

深圳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劉頌鵬對記者表示,目前,深圳的郵政監管部門,還沒有接到用戶的直接投訴,而一旦遇到這類問題,他們首先會上報公安部門,配合其開展調查取証工作,並對相關企業進行處罰。

記者調查時還發現,涉嫌售賣快遞單號的快遞公司,以圓通、申通等實行“加盟模式”的快遞企業為主,這類企業的加盟網點,一直是發生違法違規行為的重災區。

據了解,目前國內快遞企業一般實行“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直營模式實行“總部-分公司-網點”垂直管理模式,總公司對於下屬企業(網點)的人、財、物,有著更嚴格的控制,對快遞人員培訓也更為規范。目前,順豐、EMS等企業都實行的是直營模式。

相比於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來說,實行加盟模式的企業(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總公司與加盟網點之間的管理關系更為鬆散,網點負責人或快遞員出現投機行為的可能性更大。

某快遞公司加盟經理樊先生就告訴記者,其公司作為總公司下屬的加盟網點,隻需付一筆加盟費,就可以借公司的招牌開門迎客。網點需要自行鋪設網點,招聘員工,自主培訓,並購買配送設施。“網點是一個獨立法人,總公司對其業務干涉能力有限。”

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不少加盟網點往往隻需要一張辦公桌,幾台電話,幾名員工,以及極少擔保資金就能開設,運營成本較低,管理上也是各自為政。“目前的國內企業對於下屬加盟店,能夠精於管理的還是少數。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法規又長期存在諸多空白,客觀上加劇了行業亂象的出現。”

為了規范快遞市場管理,深圳市郵政管理局負責人稱,深圳市今后將通過完善監管手段和法規建設兩個方面,對快遞行業加強管理和監督。

在監管方式方面,深圳今后將探索建立安全監控中心,利用技術手段將主要快遞企業作業環節視頻接入郵政管理局監控中心,實現安全生產實時監控。同時,還將建設12305申訴中心,預計下半年完成,消費者如有郵政業服務問題可直接撥打12305熱線。

另外,深圳市郵政管理局還結合本地實際擬定了《深圳市快遞行業管理辦法立法建議書》,目前已報送市政府法制辦,有望近期出台。

律師觀點 遞單買賣不合法 應從源頭堵住漏洞

廣東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陳群在廣東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陳群看來,倘若快遞公司或者快遞員將快遞單私下進行買賣,其行為不僅不合法,更是不應該發生。陳群表示,消費者與快遞公司訂立的是托運合同,當快遞公司將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后,公司可收取消費者的快遞費,“從法律規定和商業道德上來說,快遞公司都負有保密的義務。如果私下買賣,不僅違反了合同法,也與公序良俗和其員工的職業道德不相符。”

陳群表示,買賣快遞單直接導致消費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等泄露,不僅會侵害公司客戶的商業秘密,也會侵害個人客戶的個人隱私,甚至會讓一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引發冒領快遞、入室盜竊、入室搶劫、強奸等其它一系列侵犯人身及財產安全的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讓公眾感到極不安全。我自己也寄快遞,想起來會很擔心。”

“這種買賣絕對不能讓它蔓延,否則不僅會侵犯消費者的權益,對行業而言也是致命的毒害,一定要堵住這個漏洞,防止其繼續蔓延。”陳群表示,為防止信息泄露,不僅要在快遞公司內部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更要讓其成為整個行業的規則。她表示,公司可以在勞動合同中與員工約定泄露客戶信息的后果、懲罰措施,也可以通過制度盡量減少各個環節中個人接觸信息的范圍,“每個快遞員隻能知道它所經手的那一單的信息,一旦泄露,立即排查。快遞員收完件、送完單之后,也絕對不能留存底單。”

在陳群看來,既然淘寶店主刷信用是導致快遞單買賣市場形成的一個重大原因,就需要從源頭上堵住這個市場的產生,隻要交易市場不存在,買賣自然也會隨之消失。陳群表示,淘寶店主通過買賣快遞單刷信用,其實是一種作假行為,“對客戶來說是一種欺詐行為,遮蓋了它銷售量、服務及信譽不好的真實情況,很不應該。”

陳群建議,淘寶應加強對店主的管理,如果有店主採取購買快遞單刷信用,雖然提前不能預知,但事后一旦發現,可以在其頁面及時打上標簽,告訴消費者該淘寶網店曾經採用過該方式欺騙消費者,“對於數額、程度特別巨大的情況,可以直接一票否決,拉入黑名單,讓它從零開始。”

“整個社會對於這種一味拜金、逐利的傾向要堅決制止,並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商業信譽,形成誠信的社會風氣。”陳群表示。(記者 鄧翔 周游 麗 張仁望 )

(責編:劉陽、李海霞)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