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廣征信弱生存累 網絡小貸“趴地”前行--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市場廣征信弱生存累 網絡小貸“趴地”前行

2013年08月09日08:55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市場廣征信弱生存累 網絡小貸“趴地”前行

  雖然名為“網”貸公司,但大多數網貸公司目前都選擇了開“門店”,在全國各地建立分支機構的“線下”發展模式。信而富公司董事長王征宇向中國証券報記者介紹,國外P2P貸款信息服務平台機構的發展,依賴於網絡技術和征信體系,缺一不可,而在中國,由於央行征信系統等不向網貸公司開放,使得走街串巷、實地查看等原始方式收集、驗証客戶信息仍然成為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不僅提高了網貸公司的運行成本,而且嚴重阻礙了行業發展。

  此外,制定網貸行業透明、公開、統一的風險管理指標是比單純提高網貸公司准入門檻更重要的制度建設。

  網貸公司“下地”發展

  7月29日,上海正值酷暑。長寧區一幢不起眼的商務樓裡,信而富個人小額信貸咨詢服務平台的創始人、CEO王征宇在接受中國証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盡管市場需求旺盛,發展速度迅猛,但悲哀的是,絕大多數網貸公司卻不能主要依靠互聯網,走的是線下發展業務的老路。

  “互聯網改變了很多行業的業態。但在網貸領域,除非那些自己擁有大數據的機構,大家不得不走各地開分支機構、建門店的線下發展模式。因為信息不對稱、不透明,這個行業目前線下業務發展比線上快好多。征信系統不對網貸公司開放,是立在網貸行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堵牆。”王征宇直言。

  王征宇對網絡金融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曾長期在美國從事消費信貸風險管理,並在中國信貸風險管理領域具有10多年的管理經驗,曾先后在具有9000萬信貸客戶的美國Sears公司和Grey MDS公司分別擔任信貸風險分析部高級經理、首席分析師及副總裁。2005年創立上海信而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2011年創立海東信而富小額貸款公司。

  很難想象,有如此深厚行業背景的“海歸”,“蝸居”在如此簡陋的辦公樓裡。信而富公司已經是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的執行理事單位。

  “當你看到缺錢的‘窮人’通過你的幫助借到了幾萬塊錢,解了燃眉之急,恨不得向你跪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我們的工作是有意義的,P2P行業有其存在的必要。”王征宇這樣解釋。

  因為要在各地建網店、開門店,所以信而富公司的成本控制就從高層的辦公室開始,厲行節約,“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做小額貸款, 就必須趴在地上”,王征宇十分坦然。

  通常所說的網貸公司,也被稱為P2P(Peer to Peer,即個人對個人)網絡貸款公司。通常的理解是指個人通過網絡平台相互借貸。由具有資質的網站(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網貸平台數量近兩年在國內迅速增長,迄今已達到2000余家,比較活躍的有幾百家。

  但借款方的信息不公開不透明,且沒有第三方來監督、測評網貸平台風險控制的水平,這是困擾P2P模式的致命硬傷。

  王征宇認為,央行征信系統向網貸公司開放和保護企業、個人的隱私並不矛盾。在國外網貸公司發達的國家,隻要有被調查公司、個人的直接授權,網貸公司就可以查詢其征信記錄。一旦網貸公司濫用企業或個人的信息,就會受到相應法律的制裁,我國也可以借鑒這些做法。

  目前,因為不掌握借款人的真實信息,網貸公司為了保証借貸安全,必須派人到借款方的住所、辦公場所等實地查看。例如信而富會派專人對每個借款人的家庭、單位進行訪問﹔對每位出借人建立詳細的信息資料檔案﹔最后還有配套的催收機制。

  通過這些風險控制手段,網貸公司的壞賬率可以得到相應的控制,業務發展速度也極大提高。“但走的是傳統的線下模式。除非擁有大數據的機構,網絡金融的互聯網優勢在這個行業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王征宇介紹。

  繞不開的“集資”爭議

  較為特殊的借貸模式則不時使P2P處於風口浪尖。

  先是歷時三個月,重慶金融辦與央行、銀監會等駐渝機構對北京宜信普惠重慶分公司等重慶市五家網貸公司發起的整肅活動收官,其中一家已予注銷,其余四家被要求逐筆清退現有債權債務共計4.86億。這些公司將債權包裝成理財產品向公眾銷售,資金直接進入公司賬戶或法人個人賬戶。

  7月初,央行各分支機構向當地的P2P公司發放調查問卷,對該行業首次摸底。

  某網貸公司負責人分析,目前所有的信息都來自媒體報道,並未看到監管部門對此事件的官方文件。

  “我們估計幾家P2P公司被整肅是由於把借款人的資金‘歸集’到了公司或個人賬戶上。這又是一個線下P2P模式繞不開的死結。”該人士認為。

  因為P2P的意思就是個人對個人。如果100個出資人把錢分別借給100個人,那麼最多的借貸關系就是1萬個。要讓P2P公司把這1萬個借貸關系都一一捋清,形成對應關系,這在技術上具有相當的難度。而且當借、貸方有成千上萬時,加上不同貸款期限、不同貸款金額、不同出資期限、不同出資金額,借貸關系就是天文數字。

  為了簡化難度,以宜信為代表的絕大多數P2P公司都採取了轉債權的資金歸集辦法:先以單個賬戶向借款人發放貸款,然后把借貸關系打包整合,而出借人的資金被歸總到這個賬戶上,總的借貸關系包被分拆成若干筆,以債權形式轉給不同的出借人,而出借人的資金可以用來發放下一輪的貸款。由此可見,這種模式實際上以轉債權的方式完成了資產証券化的過程,而表現出來的“集資”方式對於網貸公司來說,不失為一種降低運營成本、方便管理的途徑。

  “但這就有非法集資之嫌。就是說,如果不解決資金進入單個賬戶進行轉債權操作的問題,‘非法集資’的罪名幾乎可以加在任何一個線下通過轉債權開展業務的P2P機構頭上。”某網貸公司負責人指出。

  據了解,非法集資的相關罪名由刑法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和一百九十二條(集資金融詐騙)定義。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曾出台過專門的法律解釋,明確界定了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行為需要滿足的四個條件: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王征宇認為,為了不觸碰法律底線,P2P公司必須摒棄轉債權的方式,出借人的資金不應通過中間賬戶改變屬性,應該通過技術手段來做到出借方資金與借款人資金的一一匹配。“盡管這非常困難,且成本高昂。”王征宇說。

  發放牌照不是救命仙丹

  “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准、無機構監管”,這種“三無”狀態讓P2P網貸行業的前景蒙上陰影。當網貸平台頻現“跑路”風波時,上海某監管部門人士甚至隻能無奈地表示,“(P2P網貸公司)歸媒體管吧”。

  盡管質疑的聲音一直伴隨著P2P行業,但市場需求真實地擺在那裡。

  從借款需求來看,中等規模以上、業務穩定、有抵押擔保物的企業可以獲得銀行貸款,利率6%-10%。絕大部分小企業和個人隻能得到民間貸款或小額貸款,利率20%以上,加上各種名目的服務費,實際借貸成本遠高於銀行基准貸款利率的四倍。邊遠地區、弱勢群體、新踏上社會的年輕人群,則完全被銀行體系所忽視,而P2P網貸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P2P網貸公司正是在銀行無法覆蓋的利率區間找到了贏利點。國信証券整理的數據顯示,2012年9月,如果個人投資者把資金出借給P2P網貸公司,人人貸能夠提供的資金回報是11.85%、紅嶺創投是11.14%、365易貸是22.28%、808信貸是24.99%、e速貸是19.41%、溫州貸是11.71%。這樣的高額收益對手裡有閑錢的老百姓而言,無疑是一門難得的好生意。

  央行最近對P2P公司的摸底調查被認為是央行要將該行業納入監管的積極信號。但王征宇指出,P2P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是風險控制,如果只是發放牌照,而不開放征信系統,不建立網貸行業的風險管理指標,那麼牌照對於行業的發展好處有限。

  他建議監管部門從幾個方面完善P2P行業的制度建設。首先要建立行業風險評估及控制體系。個人信用信息公開透明披露,從而推動科學的風險評估手段和風險控制手段。P2P和小額貸款等非銀行借貸活動納入征信體系,使得風險指標的定義、風險水平的確定、資產組合的風險特征,都公開、透明、可比,通過市場、審計、輿論,與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實施監督。

  摒棄高利貸提法,通過開放市場、引入透明有效的市場競爭使利率進入合理的范圍。需要充分考慮到小額貸款的較高操作成本和較高資金成本,還要給運營機構合理的利潤空間,特別是鼓勵基於客戶風險價值特征的定價策略。

  不簡單地以非法集資定罪,通過分析借貸資金的來源、走向、轉變、歸宿,明確業務參與各方的實際作用。鼓勵通過風險控制、提高效率、合法提供金融借貸信息咨詢服務獲取商業利益的市場行為。一方面以鼓勵、寬容的心態對待尚處於學步階段的P2P機構,另一方面加強行業自律、互律、他律,通過透明公開,讓市場進行選擇。

  “如果這些配套的制度建設跟不上,那麼即便是給了P2P公司經營牌照,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還是有限的。”征宇認為。(高改芳)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