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魚塘緊挨著醫院垃圾場。下圖:魚塘內漂著死魚。
鯰魚成眾多魚煲店主材。許多市民青睞“魚煲”,卻不知食材多為“垃圾魚”。海口鬧市區內暗藏多個魚塘,水域周邊遍布養豬場、家禽屠宰場、廢品收購站﹔與大型醫院垃圾池僅一牆之隔﹔魚塘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生活垃圾以及死魚、死雞……每天從這裡撈出上萬斤“垃圾魚”流向海口市場。額滴那個神啊,童鞋們,看到這些后還屁顛的找魚煲來吃嗎?
8月下旬,在天涯社區、凱迪論壇上有網友發帖稱:每天上萬斤“垃圾魚”流向海南省海口市的市場,魚塘與大型醫院的“醫療廢棄物間”一牆之隔。當地一媒體還報道稱,經調查,這些魚塘用泔水、家禽和動物下腳料等垃圾喂養的“垃圾魚”,最終銷往海口眾多魚煲店。它很可能跟之前媒體曝光過的“垃圾豬”一樣,體內可能也會含有毒有害物質。這篇網帖迅速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上述網帖描述的魚塘的養殖環境是否違規?每日流向市場的魚到底對人體健康有無危害?8月29日上午,海南省海洋漁業廳組織六部門實地調查,《法制日報》記者跟隨相關部門來到現場進行走訪求証。
墨綠色魚塘裡魚翻滾冒泡
8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海口坡巷路與南海大道交匯處海口市中醫院住院部大樓后面,發現距離馬路20多米的草叢和房屋后面有7個魚塘,全部養滿了鯰魚,整個養殖水域附近至少有兩三個小型養豬場或養鴨場,臨近魚塘水域而建,有的甚至懸空建在了魚塘的水面上。
記者注意到整個養殖水域的空地上還住著約六七戶人家,幾乎每家的廁所都臨近魚塘。大多數魚塘的水都呈墨綠色,水質粘稠,上面密密麻麻地漂浮著大量生活垃圾、動物內臟、塑料袋等,大量的鯰魚在水中不停翻滾冒泡,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腥臭味。其中有一個魚塘緊挨著海口市中醫院的垃圾處理池,塘水竟然呈磚紅色,渾濁不堪,水面上還漂浮著已經翻白肚的死魚。
“這是承包老板的魚塘,我們來搞養殖的。”現場一養殖戶何榮國說,他們是湖南人,三個老鄉合伙在這裡喂豬養魚,這7口魚塘面積總共35畝,大約有鯰魚26萬斤左右,主要賣給市區的金花市場和丁村市場的魚販子。這水塘的水雖然臟一些,但不影響鯰魚的生長。
何榮國還稱,他們從魚塘打撈上來的這些鯰魚以每斤2.2元至2.5元的價格批發給魚販子,然后通過各個農貿市場的攤販最終銷售到市民、飯店和酒店,其實這些魚他們自己也在吃。
監管部門對水和魚抽樣檢測
“真是沒想到,高樓大廈的鬧市區,還有如此骯臟的水質環境養魚。”海南省海洋漁業廳市場與質量監管處處長曲桂馥說,他們了解該情況后非常重視此事,立即組織省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省漁業監察總隊、海洋監測預報中心以及海口市海洋和漁業局、海口市發展與質量監管處、海口市海洋和漁業監察支隊等部門趕來現場,分別對7個魚塘的水質、鯰魚和喂養飼料進行調查採樣。
曲桂馥表示,到現場的工作人員有對水質進行檢查的,有對魚產品進行檢查的,還有執法的。從現場來看,這些魚塘的水質很差,至於養殖用水是否達到養殖要求,這樣的水中所養成的魚食用后是否對人體有危害,待檢測結果出來之后,很快就可以知道。但經過現場詢問,現在可以斷定的是,養殖業主沒有養殖証,沒辦理相關手續。
記者注意到,當天上午漁業監管部門共出動了約20名工作人員,對這7個魚塘的養殖種類、養殖面積、養殖類型、養殖數量等進行實地調查。工作人員現場對各魚塘的水溫進行了測量,並分別抽取了水樣。
“從魚塘抽取水樣回去后,將參照《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規范》(ST/T9102-2007編制),對水中的重金屬、PH值、氨氮、糞大腸菌群、總磷、銅、鉛、汞等是否超標進行檢查,以此來判斷這裡的養殖用水是否達到養殖條件。”海南省海洋漁業檢測室主任韓濤生說,另一組工作人員,分別從現場的每個魚塘內,捕獲一批檢測所需要的鯰魚。
韓濤生表示,魚塘水質及魚類抽檢結果最快一周出來。但從現場看,這7個魚塘的養殖環境較為惡劣。不過鯰魚的生命力很強,且主要是靠生活垃圾為食,因此,在這種環境中生長的魚類,流向餐桌后到底對人體有無危害,還要看檢測結果。
檢測結果出具前暫停銷售
海南省海洋漁業廳市場與質量監管處副處長曹愛名表示,如果這些魚存在重金屬以及有害病菌超標問題,食用之后會引起消費者食物中毒。因此,經過抽檢之后,如果檢測出這些魚塘養殖的魚存在上述問題,將予以銷毀處理。
曹愛名還稱,我國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中,禁止將不符合水質標准的水源用於水產養殖﹔要求養殖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時,應當立即停止使用。養殖水體水質不符合養殖用水標准時,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進行處理。經處理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應當停止養殖活動,並向當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銷售的養殖水產品不符合標准的產品應當進行淨化處理,淨化處理后仍不符合標准的產品禁止銷售。
目前,海南省漁業部門已要求養殖戶在檢測結果處理之前暫停銷售,等檢測該魚塘的水質是否遭到污染、魚是否有問題,再做進一步處理。
文/圖本報記者邢東偉
本報通訊員王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