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民企向上游厲以寧:國企民企要雙贏

郭芳 王紅茹

2013年11月12日07:50    來源: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民企向上游厲以寧:國企民企要雙贏

  9月6日,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提出,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資源開發和公用事業六個行業向民間推出一批含金量高、企業急需又有利於加強轉型的項目。

  據悉,目前,各部委正緊鑼密鼓地籌備可供民間投資進入的“高含金量”示范項目,同時,配以相應的扶持政策。

  向上游:充滿痛苦的過程

  這些年,兩個“非公經濟36條”的落實雖然未如理想,“還不是主流,但民營經濟的參與度在逐步增加,投資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原主任陳乃醒說。

  從統計數據上看,至2012年,民營經濟已經佔總投資的60%以上,總的盤子已經超過國家投資。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但民營經濟基本集中在高度競爭的產業下游,競爭非常殘酷。而在上游,對戰略性資源進行控制的都是國有經濟,例如像能源、電網、石油、電訊等領域。”

  在這方面,經營煤層氣管道的山西通豫煤層氣輸配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傳榮深有感觸。

  2008年10月8日,端氏—晉城—博愛煤層氣管道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作為管道的投資方,譚傳榮成為第一個獲批國家級煤層氣管道工程的民營企業家。

  然而,在一個布滿了體制沉?、利益紛爭和矛盾沖突的資源型壟斷行業裡,譚傳榮以一個民營企業家的身份參與其中,“這是一個充滿了痛苦的過程,已經無法盡數為此付出的代價和精神的委屈。”

  管道好不容易建成,原以為煤層氣將源源不斷地通過管道進入市場,但這顯然過於樂觀了。

  “管道的容量是600萬立方米/天,但現在每天隻有70萬立方米煤層氣供給,遠遠達不到飽和量。” 譚傳榮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2006年開始投資運作至今,已經連續虧損了7年。

  該條管道項目約定的上游供氣合作方是中聯煤層氣公司。根據約定,至2013年,供氣合作方中聯公司承諾每年供氣達20億立方米,即每天500多萬立方米。但現在中聯實際的供氣能力每天隻有20多萬立方米,承諾遠沒有兌現。

  譚傳榮曾經一度堅持不下去了。在最困難的時候,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旗下的華北油田願意與其合作,供給氣源,並在下游的銷售市場成立合作公司。目前,華北油田每天供給譚傳榮的管道數十萬立方米煤層氣,極大地緩解了他的困境。

  “雖然這7年很不容易,現在總算是看到希望了。”當然,他最希望的是在上游煤層氣田領域可以對民營企業放開,他可以跟掌握氣源的央企在上游部分進行合作。“目前上游資源的開放遠遠不夠,只是下游開放市場。”

  壟斷行業並非都是香餑餑

  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已經發布了金融“國十條”(《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之后,全國各地掀起了申辦民營銀行的風潮。據悉,截至9月底,已有10家民營銀行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名稱預先核准,27家企業提出成立民營銀行意向。

  雖然國內目前壟斷行業眾多,銀行僅是其中之一,但從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銀行業績的確是所有行業中業績最優的,其盈利能力遠遠勝出通信、石油、交通、電力等壟斷行業。

  據全國工商聯《201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民營企業500強利潤之和為4387.31億元,不及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銀行淨利潤總額6808.49億元的65%。

  銀行業的高額利潤使得民營企業趨之若?。

  但在目前階段,涉足金融領域的企業顯得非常慎重和低調。《中國經濟周刊》分別聯系了紅豆集團、香江集團,前者牽頭籌建的“蘇南銀行”,名稱已獲國家工商總局核准,后者申請牽頭發起設立的“廣東香江銀行”已經獲得廣東方面批准,但他們均以“目前國家的政策尚不明朗,不方便做回應”而婉拒了採訪要求。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提醒說,千萬不要對銀行的暴利所迷惑了,要耐得住寂寞,“銀行業躺在家裡賺錢和發財的好日子到頭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也擔心,在市場本身不規范、不完善的背景下,最糟糕的就是民營資本的短期化行為。“他們的短期化行為、投機化行為和過於功利化行為對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這是最大的危險。”

  最近一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搬到了中關村,保育鈞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說明中央在鼓勵民間投資搞實體經濟、技術研發。“中關村一共有2萬多家民營科技企業,將來的創新很可能發生在這兒。”

  然而,據全國工商聯方面的調查,2012年民營企業500強在與“非公經濟36條”相關領域的投資雖均有所增長,但選擇現代商業和物流、資源和能源等基礎產業、金融服務業三大領域投資的企業顯然最多。

  “目前的現實是,在一些領域,民營經濟的競爭力還是比較弱。不存在政策阻力,但卻存在市場阻力,即市場規律表現出來的競爭力障礙。” 陳乃醒說,這些年,民營資本陸續進入一些壟斷行業,但因為民營企業自身競爭力不夠,因而在與國有企業的競爭中落敗。

  “例如,鐵路和航空領域,一些民營企業進去后虧得一塌糊涂。” 羅仲偉舉例,有民營資本投資了鐵路,但由於不能掌握運營權,結果導致全線虧損。“即使有運力,但如果不給配置運量,在調度上不配合,別說是民營資本,即使是地方政府的國有資本都拿‘鐵總’(中國鐵路總公司)沒辦法。總調度對鐵路資源的配置權力太大。”

  前些年進駐航空領域的民營資本也舉步維艱:東星航空宣布破產,鷹聯航空被收購,深圳航空也被接管,僅有春秋航空等少數民營航空公司靠著壓榨成本幸存了下來。

  在羅仲偉看來,由於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不在一個起跑線上,一些領域即使放開讓民資進去,民資也很難做。“國有企業代表國有資產,背后是國家信用,因此,同等條件下,國有企業在融資、貸款等多方面均享有優勢。市場就一個,很明顯地,國有企業會擠壓民營資本,產生擠出效應。”

  但陳乃醒的看法略有不同,他認為,這已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市場的問題。“在一些壟斷領域,民營資本在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管理經驗等方面都欠缺﹔另一方面,國有經濟也在努力鞏固自己的陣地和地盤。畢竟在一些壟斷領域,國有經濟經營了這麼長時間,民營經濟一下進來不合拍、站不住的情況難以避免。”

  國、民合作利於建立監督機制

  但無論如何,譚傳榮明顯感覺到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合作這些年在不斷取得突破。

  “這次與中石油的合作是一個突破,之前很少有先例。中石油能夠邁出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譚傳榮說,中石油的管理層已經意識到和民營企業的合作是一個大趨勢,因而有改革的魄力。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已經明確表示,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出台的國資國企改革方案,將根據放寬市場准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改革要求,推動企業在改制上市、兼並重組、項目投資等方面,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和戰略投資者。

  譚傳榮判斷,央企與民企的合作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他根據自身的經驗認為,在與國有企業的合作中,民營企業很靈活,能放下架子,有很多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央企所沒有的優勢,例如,與基層的協調和談判等等一些瑣碎扯皮的工作,大央企不願意也沒精力去做,“但我們民營企業就能放下身段去做好”。

  “而且,兩者之間的合作能防止腐敗。”譚傳榮說,“民營企業要投資合作,賬肯定會算得很清楚,因為有利益在其中,就會去監督。兩者之間的合作,很自然地就會形成民企與央企之間的相互監督機制。”

  但在一些合作中,民營資本往往缺乏話語權,因而也使得參與合作的民營企業家意興闌珊。

  一位不願具名的民營企業家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他所參與的一個壟斷行業項目,國有企業拿出30%的股份與民營資本進行合作,“但這30%並不全給一家民營企業,而是分散給多家民營企業,每家民營企業的佔股不超過5%,因此都沒有管理權。民營企業要投錢進去,是必須要參與的,如果沒有話語權,沒有參與權,誰也不敢投。”

  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未來,國企與民企之間的相互競爭是必然的,但合作也是必然的。“兩者的最終目標是雙贏,而雙贏前提是,國資體制必須改革,而民企體制必須轉型。”

  保育鈞也鼓勵企業之間的合作。他認為,現在民間資本即將進入的領域,一是高投入,二是高風險,民營企業必須要抱團聯合,組建股份制企業,至少在項目上可以進行合作。“如果還是單打獨斗,即使所有的領域向民資開放,還是進不去,進去以后也干不成事。”

(責編:李海霞、喬雪峰)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