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公眾對未來10年個人生活期待 房價下降排名第一

2013年11月20日08: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公眾對未來10年個人生活期待 房價下降排名第一

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公報》)正式對外公布,其中諸多新提法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與討論,尤其是公報中出現多達59次的“改革”一詞,更是讓國人對未來充滿期待。11月15日,隨著《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的全文公布,一幅全面深入的改革路線圖清晰呈現在公眾面前。

《公報》與《決定》中的哪些改革提法讓公眾印象深刻?未來10年,公眾最關注哪些領域的改革?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6647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2.4%的受訪者關注三中全會以及對外發布的《公報》與《決定》,69.2%的受訪者看過《公報》、《決定》以及相關解析的新聞。受訪者中,80后佔36.9%,90后佔29.8%,70后佔18.8%。

諸多改革提法中,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最受公眾關注

調查發現,在此次有關改革的提法中,最讓公眾印象深刻的是“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24.6%),排在第二位的是“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16.4%),排在第三位的是“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9.9%)。

其他受公眾關注的改革舉措還有:劃定生態保護紅線(6.8%)、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5.9%)、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5.6%)、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5.2%)等。

今年30歲的賀新翔,在2006年上大學期間就開始了創業之路。經過這些年的打拼,他有了自己的公司,在文化活動策劃的實施、演出設備的租賃銷售代理等相關領域也算做得小有成績。賀新翔特別關注這次三中全會以及相關文件中關於創業與企業發展方面的改革措施。“我當初創業時,就遇到了注冊資金的門檻,需要籌集100萬元才能注冊公司。這對於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而言簡直是創業路上的攔路虎。如今的改革措施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准入門檻,這對許多創業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好消息。”

賀新翔也很關注關於反腐敗體制與財稅體制的改革。“一方面,反腐敗影響政府工作人員的作風,而政府辦事公不公正、潛規則流不流行,則直接關系著企業能否存活得好﹔另一方面,目前中小企業的稅負有些重,希望政府在關於稅收等領域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能落到實處,給中小企業留出更多做大做強的空間。”

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縣巴彥查干鄉的蒙古族青年李龍(化名)年僅24歲,已經是一位種田高手了。17歲那年,由於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中專還沒畢業就選擇了務農。經過這些年的奮斗,他過上了有大房子、私家車的富足生活。今年,在承包200畝耕地的基礎上,他又承包了200畝的水田。最近正是秋收結束后的農閑期,李龍每天會通過電視和網絡了解三中全會相關改革的新聞,“這次文件裡關於農村與農民改革的內容很多也很重要,我和身邊人都很想知道這些政策最終落實下來是什麼樣的。”

李龍說,在眾多改革措施中,他最關注“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等相關內容的改革。李龍介紹,他家現在住在一個挺大的院子裡,除了日常居住、堆放糧食、停放農機外,還有許多空房。考慮到孩子上學以及老人看病等問題,他計劃賣掉部分房子,到縣城裡買一套房子,農忙時住在村裡,農閑時就住在縣城的房子裡,“以前我很擔心這種私下買賣宅基地的行為不合法。現在,中央竟然主動提出要進行這方面的改革。這真是太好了,希望能盡快在我們這兒實施。”

公眾對未來10年個人生活的期待:“房價下降”排名第一

三中全會以及對外公布的《公報》與《決定》,對未來10年的改革進行了細致、全面的勾勒。此次調查顯示,在未來10年公眾關注的改革領域中,“農村改革”受關注度最高(19.2%),其次是“收入分配改革”(17.2%),排在第三位的是“反腐體制改革”(12.6%)。

其他公眾關注的改革領域還有:教育改革(11.2%)、醫療改革(10.5%)、社會保障改革(7.6%)、經濟體制改革(6.1%)、戶籍制度改革(4.9%)等。

值得關注的是,調查中77.7%的受訪者確認,未來10年的改革將會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老家在重慶市酉陽縣農村的90后男生吳優,高職畢業后留在了重慶市工作。如今,他每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和同事一起“蝸居”在一間小房子裡。由於平時工作忙碌,吳優的空閑時間更願意用在休閑娛樂活動上,所以對三中全會以及相關改革措施的新聞關注並不多。但他同時表示,沒有關注並不等於不關心,畢竟這些改革對包括他在內的每一個人未來的生活都會產生巨大影響。

談到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吳優脫口而出:“收入再高點。” 吳優算了一筆賬:每月租房要花掉400多元,再加上吃飯、交通、通訊、娛樂、人際關系等開銷,每月工資幾乎所剩無幾。“別看我工作了3年多,根本沒什麼積蓄。而且短短3年,我已經換了3個工作,主要就是因為收入太低,沒有什麼發展空間,我真擔心一輩子就隻能這樣了。”

北京某法院工作人員張正(化名),從事司法審判工作3年多。在別人看來,張正的工作既穩定、又能解決戶口,非常令人羨慕。可是在張正看來,自己的工作並沒有那麼好,“許多人認為,公務員的工資、福利都很高,但其實並不是這樣。根據前兩年公布的北京市人均收入,公務員已經拖了‘后腿’。”

如今,張正每月工資有4000多元,其中2000元花在房租上,而且還是在北京三環邊上和人合租的兩居室中的一間。對於未來,張正最大的期待就是房價降一點。“我感覺最大的難題就是住房問題。按現在的房價,我可能需要奮斗幾十年才能在北京六環以外買一套房子。我有著對法律的信仰與對法律行業的熱愛,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中也提到了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讓我們這些以法律為信仰的年輕人看到了未來施展才能的空間。但是安居才能樂業,如果基本生活都很難得到保障,又談何實現自己的抱負呢?”

公眾對未來10年自己的個人生活有哪些期待?調查顯示,“房價下降”排名第一(18.3%),其次是“收入增加”(15.8%),排在第三位的是“平等享受社保福利” (9.6%)。

公眾的其他期待還有:食品安全可靠(8.9%)、看病方便便宜(8.8%)、污染得到治理(7.3%)、找政府辦事容易(7.2%)、物價穩定(5.9%)、老有所養(4.8%)等。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