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口味變化背后有“文章”
過節時吃點節令食品,這才有過端午節的氣氛。端午“三寶”口味在變,除了市民的健康理念在“更新”外,商家也在背后發力。
據經銷商介紹,外地品牌的節令食品大量進入武漢,也會影響市民的消費選擇。以粽子為例,江浙粽企的嘉興風味粽子包裝精良,銷售渠道成熟,對於賣場來說利潤更高,也更願意引進並主推。相比之下,附加值更低的清水粽子自然被冷落。
綠豆糕的口味改變,是由蛋糕店、西餅屋帶動起來的。傳統老字號的優勢在於通過復雜的工藝來保証傳統味道,但保質期短。蛋糕店、西餅屋的工藝簡化,放棄了傳統味道,但保質期長更符合現在的連鎖銷售模式,改良的新產品不僅培養年輕消費群體,也讓綠豆糕從節令食品躋身休閑糕點。“很多人覺得隻有重現當年的味道才有過節的感覺。但我覺得口味是在變化的,粽子從古至今也發展出了很多口味嘛。”家住后湖的市民鄧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更注重健康飲食,節令食品能適應新變化改良口味,其實對消費者和商家來說是“雙贏”。
小貼士
端午三寶 好吃莫貪食
粽子、咸鴨蛋、綠豆糕雖美味,醫生提醒,“吃貨們”大快朵頤時也需關注一下健康。
醫生提醒,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不易消化。慢性胃腸道疾病、體弱的老年人以及消化道功能不健全的孩童,建議還是少吃為妙。蛋黃粽、肉粽、豆沙粽等或膽固醇含量較高,或重油、重糖,對於患有心腦血管、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而言都不宜多吃。
咸鴨蛋盡管常言老少皆宜,但咸鴨蛋吃多了,其實對身體還是有一定危害的。最常見的就是膽固醇過高,像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患者,最好控制在一天一個以內。而孕婦、脾陽不足者不宜食用。
此外,綠豆糕、芝麻糕的糖分含量較高,一次最好別吃得太多,老年人更要少吃。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對綠豆糕、芝麻糕“敬而遠之”,可選擇其他低糖或無糖的綠豆、芝麻制品來代替。(記者曹磊 謝玲 實習生余恩 鐘梅 )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