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農村娶媳婦 “秦風熱線”攝
華商網訊 在關中很多地方,還保留著一些純朴的風俗習慣,比方娶媳婦,要擺流水席,要給老人化妝惡搞等,都是很有關中特色的風俗。
華商論壇網友“秦風熱線”發帖稱,在關中農村,但凡男方結婚迎娶女方出嫁,一般都俗稱“娶媳婦”。這天也是一對相親相愛的青年男女的黃道吉日,也是他們一生中最難忘、最幸福的日子。
男方在辦喜事之前,父母要根據兒子和未過門兒媳的生辰,請當地很有威望的先生算一個“好日子”,然后把這個“好日子”交予女方親家最后定奪。現在男女青年結婚,選擇五一、國慶、元旦等喜慶節日的居多,但讓先生看日子的風俗在關中農村依然流行。
結婚日子定下來后,男方就要提前多日請廚師,廚師一般也得兩三個人,都是當地做菜好、手藝高、案板精的把式。廚師會根據事主家客人多少或經濟狀況,開出不同價款的菜單,待結婚的前一天,事主把菜從城裡買回來后,廚師就穿起工作服,提刀掄勺地干起活來。
娶媳婦是個喜慶事,一般男方的父親會通過送請帖的方式,把給娃結婚的日子分頭送給自家的親戚或朋友,以顯示對親戚朋友的尊敬和盛情邀請。在正式辦喜事的前兩天,男方還會邀請到家門戶族的男女到家裡來,一塊吃一頓“執客飯”,選出過事的經理、副經理、庫管等重要人事,然后由經理對各執客進行分工、安排活路,最后定下“執事單”上牆公示,幾張大紅紙上面寫著收禮的、幫廚的、燒火的、端盤的、挑水的,看客的等等人事安排。最后,經理還會在“執事單”下方寫上“各執其實,不得懈怠”的字樣,以警示那些耍奸溜滑的家門戶人。
關中西府,一般是天不亮就開車去娶媳婦(也叫頭車),在女方家門口要放幾個響炮,告訴新媳婦快開門,我們天不亮就迎娶你來了!女方一般將頭門關上,雙方經過討價還價,女方會耍的親朋感到“封兒”(裡邊裝有一元、五元甚或更多紙幣的紅信封)要的差不多了,這才開啟頭門,讓在外的男方娶親隊伍進屋落座。
頭車取回來后,天還黑著,男方家就開始過飯待客了。司機們草草吃過飯后,又開車到女方家接娘家人,這時前面會走上七八輛甚或十多輛小轎車,后面再跟一輛大班車。小車裡坐的是女方娘家的七大姨八大姑,班車裡裝的是女方的陪嫁,有被子被褥、洗衣機、電視機、摩托車、旅行箱、電腦箱等物件。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一進村,立刻會引起村民的駐足觀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投去羨慕的目光。
中午,是男女雙方親人交流和舉行婚禮的重要時刻。男方的父母,會被村裡或戶族裡一伙愛耍的人硬拉在一起,頭上戴個高冠冠帽,臉上搽脂抹粉,妝扮成怪模搞笑的樣子,胸前分別還要挂上“我愛兒媳婦”、“我要洗尿布”的牌子,一手敲著鑼,一手搖著旗,在親朋廣眾面前扭起秧歌,跳起舞,盡情抒發自己的豪邁情懷。
作為農村人,這些年也跟城裡一樣,婚禮辦的既簡朴也又不失隆重。司儀一般都是從城裡請來的,而且場景、音響設備也很先進,往農家院子那兒一撐,若大的院子一下子變成了婚禮的殿堂。這時,《婚禮進行曲》響了起來,音樂聲和著人們的嘈雜聲,還有那空氣中飄蕩的肉香、炒菜香,熱鬧的農家小院婚禮就開始了。
這時,人們會給一對新人送去祝福、贊美的目光,但更多的是祝願自己今后的生活會更加美好!
下一頁 |